吊顾野王故居

宝云寺里旧祠堂,自汲清泉酬野王。 白马有神嘶古道,青衣无梦到禅床。 尘销坏壁书千卷,土蚀残碑字几行。 欲借《玉篇》遗稿看,山僧无语立斜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吊:凭吊,怀念。
  • 顾野王:南朝梁陈间著名文学家、史学家。
  • 宝云寺:寺庙名,顾野王故居所在。
  • 白马有神:指白马,古人认为白马有灵性。
  • 嘶:马叫声。
  • 青衣:古代低级官员的服饰,这里可能指顾野王。
  • 禅床:僧人打坐的床。
  • 尘销坏壁:指墙壁因年久失修而破败。
  • 书千卷:形容藏书丰富。
  • 土蚀残碑:指碑文因风化而模糊不清。
  • 《玉篇》:顾野王所著的字典,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字书之一。
  • 遗稿:指顾野王留下的手稿。
  • 山僧:山中的僧人。
  • 斜阳:夕阳。

翻译

在宝云寺里的旧祠堂中,我亲自汲取清泉以纪念顾野王。古道上仿佛有神灵的白马在嘶鸣,而顾野王却不再有梦想来到这禅床之上。墙壁因岁月而破败,藏书千卷,碑文因风化而残缺不全。我想借阅顾野王的《玉篇》遗稿,但山中的僧人无言,只是静静地站立在斜阳之下。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顾野王故居的描绘,表达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深切怀念和对其文化遗产的敬仰。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白马有神嘶古道”和“土蚀残碑字几行”,生动地勾勒出了故居的荒凉景象,同时也反映了时间的无情和历史的深远。结尾处的“山僧无语立斜阳”则增添了一种静谧而沉思的氛围,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诗人对往昔的追忆和对文化的珍视。

成廷圭

元芜城人,字原常,一字元章,又字礼执。好读书,工诗。奉母居市廛,植竹庭院间,扁其燕息之所曰居竹轩。晚遭乱,避地吴中。卒年七十余。有《居竹轩集》。 ► 5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