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绫锦墩隐者钱庆馀

手拄乌藤五尺长,山行时著古衣裳。 缺文自补云间志,卖药多收海上方。 茆屋秋风催酿秫,锦墩春雨看移桑。 野人笑指长安路,马足车尘有底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乌藤:一种植物,这里指用乌藤制成的手杖。
  • 缺文:指书籍中的缺失部分。
  • 云间志:指地方志书,云间是地名,这里泛指地方志。
  • 海上方:指从海上或其他地方收集来的药方。
  • 酿秫:用秫(高粱)酿酒。
  • 锦墩:一种坐具,这里可能指隐者所居之地。
  • 移桑:移植桑树,指从事农耕活动。
  • 马足车尘:形容繁忙的交通和尘土飞扬的景象。

翻译

手持一根五尺长的乌藤手杖,穿着古老的衣裳在山间行走。 自己补充书籍中缺失的地方志内容,收集了许多来自远方的药方进行卖药。 秋风吹过茅屋,催促着用高粱酿酒;春雨滋润着锦墩,看着桑树被移植。 野外的居民笑着指向通往长安的道路,马蹄和车轮扬起的尘土显得多么繁忙。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隐居山间的隐者的生活情景。通过“乌藤”、“古衣裳”等意象,展现了隐者朴素自然的生活方式。诗中“缺文自补云间志,卖药多收海上方”表达了隐者不仅自给自足,还乐于收集知识与药方,体现了其博学与仁心。后两句通过秋风酿酒、春雨移桑的田园景象,进一步以自然之美映衬隐者的高洁情操。结尾的“野人笑指长安路,马足车尘有底忙”则巧妙对比了隐者与世俗的忙碌,突显了隐者超然物外、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

成廷圭

元芜城人,字原常,一字元章,又字礼执。好读书,工诗。奉母居市廛,植竹庭院间,扁其燕息之所曰居竹轩。晚遭乱,避地吴中。卒年七十余。有《居竹轩集》。 ► 5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