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丑二月初八日予携妻子避乱于北山清修寺赋一律奉谢山中故旧云
自笑饥寒杜拾遗,蹇驴破帽傍人庐。
老来亦愿栖岩屋,乱后何能校石渠。
落日人惟悲鼓角,荒郊谁解把犁锄。
荆妻稚子频相扰,刻骨铭心甚日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辛丑:古代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具体对应公元哪一年需要根据历史背景推算。
- 蹇驴:行动迟缓的驴子。蹇(jiǎn)。
- 岩屋:山中的简陋居所。
- 石渠:古代指藏书的地方,这里可能指学问或文献。
- 荆妻:谦称自己的妻子。
- 稚子:幼小的孩子。
翻译
我自嘲如同饥寒交迫的杜甫,骑着迟缓的驴子,戴着破旧的帽子,依傍在他人屋檐下。 年老之后,我也愿意隐居在山中的简陋居所,但战乱之后,又怎能安心研究学问呢? 夕阳下的人们只感到悲凉的鼓角声,荒郊野外,又有谁能够拿起犁锄耕作呢? 我的妻子和孩子频繁地打扰我,这种刻骨铭心的日子,何时才能结束呢?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在战乱时期避难山中的无奈与感慨。诗中,“蹇驴破帽”形象地描绘了作者的落魄境遇,而“栖岩屋”与“校石渠”的对比,则突显了作者对安宁生活的渴望与现实的残酷。末句“荆妻稚子频相扰”则透露出家庭生活的艰辛,以及对平静生活的深切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反映了元代末年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的苦难。
叶颙的其他作品
- 《 庚子雪中十二律 》 —— [ 元 ] 叶颙
- 《 冬景十绝 》 —— [ 元 ] 叶颙
- 《 再次前韵凡三叠 》 —— [ 元 ] 叶颙
- 《 和万卷阁诗韵 其一 倪希圣携石元吉题万卷阁诗见示且言其先大父枢密公南渡后尝读书游观于此南渡去今二百年遂成陈迹感古伤今不能忘怀何时一登楼纵观前人遗躅朗吟豪咏于天风百尺之上与王粲元龙相望于千载之下顾不伟欤因次韵二章 》 —— [ 元 ] 叶颙
- 《 苏知县能染时赋役频繁负郭之田十卖八九民力已尽催科不休诗中言及之俾知民间艰难云 》 —— [ 元 ] 叶颙
- 《 游三洞金盆诸峰绝句二十首 》 —— [ 元 ] 叶颙
- 《 题三杰四首萧何之一 》 —— [ 元 ] 叶颙
- 《 题余仲杨松云斋手卷二首 》 —— [ 元 ] 叶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