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有感

· 叶颙
举目关河尽乱离,旧坟新冢正累累。 落花满径东风恶,芳草连天野客悲。 无酒无诗寒食节,半晴半雨夕阳时。 垂杨不识兴亡恨,也杂蓬蒿上翠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关河:指边疆地区。
  • 乱离:指战乱和离散。
  • 新冢:新坟。
  • 累累:形容坟墓众多。
  • 野客:指在野的士人或隐士。
  • 寒食节:中国传统节日,在清明节前一天,古代有禁火三日的习俗。
  • 翠扉:翠绿色的门扉,这里指垂柳的叶子。

翻译

放眼望去,边疆地区到处都是战乱和离散的景象,旧坟新墓连绵不断。落花满地,春风显得格外恶劣,芳草连天,让在野的士人感到悲伤。在无酒无诗的寒食节,天空半晴半雨,夕阳时分,心情更加沉重。垂柳似乎不懂人间的兴亡之恨,它的叶子也杂在蓬蒿之中,显得格外翠绿。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清明时节的凄凉景象,通过对战乱、离散、坟墓、落花、芳草等元素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局动荡和个人境遇的深深忧虑。诗中“无酒无诗寒食节,半晴半雨夕阳时”一句,既反映了节日的冷清,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无奈。最后两句以垂柳为喻,抒发了诗人对世事无常、人生易老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元代诗人叶颙的文学才华和深刻的人生感悟。

叶颙

元明间金华府金华人,字景南,一字伯恺,自号云?天民。元末隐居不出,至正中自刻其诗,名《樵云独唱》。入明,举进士,官行人司副。后免官家居,授徒甚众。 ► 5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