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丙申:指公元1356年,元朝末年。
- 呈时官:向当时的官员呈递。
- 叶颙:元代诗人。
- 自夏经秋:从夏天到秋天。
- 百日晴:连续一百天晴朗无雨。
- 更兼:再加上。
- 无处不戈兵:到处都是战乱。
- 千畴万亩:形容田地广阔。
- 乾枯尽:干旱到极点,一切植物都枯死。
- 衰荷:枯萎的荷花。
- 听雨声:想象中的雨声,实际上并无雨。
翻译
自从夏天到秋天,连续一百天都是晴朗无雨,再加上到处都是战乱的景象。广阔的田地全都干旱到极点,植物枯死,只剩下枯萎的荷花,让人想象着雨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元末丙申年大旱与战乱并存的悲惨景象。诗中,“自夏经秋百日晴”一句,即以时间的流逝和天气的持续晴朗,暗示了旱情的严重性。“更兼无处不戈兵”则进一步以战乱的背景,加深了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后两句“千畴万亩乾枯尽,留得衰荷听雨声”,通过对枯萎荷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雨水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自然灾害与人为战乱对农业生产的毁灭性影响。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深切忧虑和对民生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