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蓬莱

· 王哲
修炼者,四事倒颠论。地水火风应化去,色声香味怎生存。方是显良因。 全得得,窈默与冥昏。慧性来回清净路,真灵出入妙玄门。空外九光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四事倒颠论:指修炼中的四种基本元素(地、水、火、风)的转化和颠倒。
  • 地水火风:古代哲学中的四大基本元素,代表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
  • 应化去:指这些元素在修炼中被转化或消解。
  • 色声香味:指世俗的感官体验。
  • 生存:在这里指存在的状态。
  • 良因:好的原因或结果。
  • 全得得:完全领悟或掌握。
  • 窈默与冥昏:深沉的静默和昏暗,指修炼中的深层次冥想状态。
  • 慧性:智慧的本性。
  • 清净路:指通向清净境界的道路。
  • 真灵:真正的精神或灵魂。
  • 妙玄门:指深奥玄妙的修炼之门。
  • 空外九光浑:指超越物质世界的九种光芒,浑然一体。

翻译

修炼的人啊,将四种元素颠倒来讨论。地、水、火、风在修炼中被转化消解,那些色、声、香、味又怎能继续存在呢?这才是显现出好的原因。 完全领悟了,进入深沉的静默和昏暗之中。智慧的本性往来于清净的道路,真正的灵魂出入于玄妙的修炼之门。在物质世界之外,九种光芒浑然一体。

赏析

这首作品描述了修炼者在修炼过程中的体验和领悟。通过颠倒讨论四大基本元素,强调了修炼中物质转化的重要性,以及超越世俗感官体验的必要性。诗中提到的“窈默与冥昏”和“慧性来回清净路”描绘了修炼者深层次的冥想状态和智慧的运用。最后,“空外九光浑”象征着修炼者达到的超越物质世界的境界,表达了修炼的最高成就。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修炼者对于物质和精神世界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王哲

金咸阳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倜傥尚义,不拘小节,好属文,才思敏捷。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 ► 635篇诗文

王哲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