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前韵寄李本存二首

· 叶颙
独怜湖海倦游人,忍泣牛衣泪洒襟。 经史沈酣千载志,功名辜负半生心。 空惊系肘黄金印,徒羡峨冠碧玉簪。 何似麻衣破纱帽,石床云屋理瑶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独怜:特别怜悯。
  • 湖海:江湖,泛指四方各地。
  • 倦游:厌倦了游历四方。
  • 忍泣:强忍哭泣。
  • 牛衣:古代给牛御寒的覆盖物,比喻贫寒。
  • 沈酣:沉醉,沉迷。
  • 千载志:千年来的志向。
  • 功名:指官职和名声。
  • 辜负:对不起,未能实现。
  • 系肘黄金印:指官职的象征,黄金印章。
  • 峨冠碧玉簪:高高的帽子和碧玉的发簪,形容官员的装束。
  • 麻衣:粗布衣服,指平民或隐士的服装。
  • 破纱帽:破旧的帽子,与峨冠相对,表示简朴。
  • 石床云屋:指隐居的山林生活。
  • 理瑶琴:弹奏瑶琴,古代的一种乐器,象征高雅的生活。

翻译

特别怜悯那些厌倦了四方游历的人,他们强忍着哭泣,泪水洒满了贫寒的衣襟。沉醉于经史之中,怀揣着千年来的志向,却半生心血未能实现功名。空自惊讶于官职的象征,徒然羡慕官员的华丽装束。相比之下,穿着粗布衣服,戴着破旧帽子,在山林中弹奏瑶琴,过着隐居的生活,岂不是更加自在?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功名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独怜湖海倦游人”一句,即展现了诗人对四处漂泊生活的疲惫与无奈。后文通过对“系肘黄金印”与“峨冠碧玉簪”的描绘,对比了官场的虚荣与隐士的简朴,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功名的淡漠和对自然生活的渴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理想。

叶颙

元明间金华府金华人,字景南,一字伯恺,自号云?天民。元末隐居不出,至正中自刻其诗,名《樵云独唱》。入明,举进士,官行人司副。后免官家居,授徒甚众。 ► 5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