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竹

· 叶颙
与可神游未易寻,子猷仙去砚池深。 空馀瘦影骊龙舞,无复清声紫凤吟。 雨暗渭川云万亩,月生淇水玉千林。 秋风满纸冰霜色,中有程婴杵臼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与可:指北宋画家文同,字与可,擅长画竹。
  • 神游:心灵或精神的游历,此处指文同画竹时的精神状态。
  • 子猷:指东晋王徽之,字子猷,以爱竹著称。
  • 仙去:指去世,常用于形容文人墨客的逝世。
  • 砚池:指文房四宝之一的砚台,此处象征文人的创作活动。
  • 骊龙:黑色的龙,此处形容竹子的形态。
  • 紫凤:紫色的凤凰,此处比喻竹子的声音。
  • 渭川:渭水流域,古时以产竹著称。
  • 淇水:古水名,流经今河南省,亦以产竹闻名。
  • 程婴杵臼心:程婴和杵臼是战国时期赵国的两位忠臣,此处比喻忠诚和坚贞不渝的品格。

翻译

文同画竹的神韵难以寻觅,子猷爱竹的情怀已随仙逝而深藏砚池。 只留下竹影如骊龙般舞动,不再有紫凤般的清脆吟唱。 雨暗渭川,万亩竹林如云,月照淇水,千林竹影如玉。 秋风满纸,冰霜之色,其中蕴含着程婴杵臼般的忠诚之心。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墨竹的描绘,表达了对古代文人墨客的怀念和对他们精神的追思。诗中,“与可神游”和“子猷仙去”分别指文同和王徽之,通过他们的典故,诗人展现了对他们艺术和人格的敬仰。后句以“骊龙舞”和“紫凤吟”形象地描绘了竹子的形态和声音,而“渭川云万亩”和“淇水玉千林”则进一步以景抒情,展现了竹林的壮阔和清幽。结尾的“程婴杵臼心”则是对忠诚和坚贞品格的赞颂,将墨竹的意境提升到了更高的精神层面。

叶颙

元明间金华府金华人,字景南,一字伯恺,自号云?天民。元末隐居不出,至正中自刻其诗,名《樵云独唱》。入明,举进士,官行人司副。后免官家居,授徒甚众。 ► 5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