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本存归江西新喻州本存儒学教授历省掾为御史所论改温州海隅巡尉赋三律赠之
献赋论兵计已疏,扁舟归去意何如。
岂无医国三年艾,空读传家万卷书。
处世固当同凤鸟,还乡端不为鲈鱼。
故园泉石应无恙,依旧青山带月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献赋:指向朝廷进献诗文,以求官职。
- 论兵:讨论军事策略。
- 扁舟:小船。
- 医国:治理国家,比喻有治国之才。
- 三年艾:指艾草,三年成熟,比喻长期积累的才能或经验。
- 传家:家族中代代相传。
- 万卷书:形容读书多,学识渊博。
- 凤鸟:凤凰,比喻品德高尚的人。
- 鲈鱼:一种美味的鱼,常用来比喻对家乡的思念。
- 无恙:安然无事,没有疾病或损伤。
- 带月锄:形容田园生活的宁静与诗意。
翻译
向朝廷进献诗文以求官职,讨论军事策略,我的计划已经显得疏漏,乘着小船归去,心中是何等感受。难道没有治理国家的长期才能,只是空读了家族中代代相传的万卷书籍。处世应当如同凤凰一般高尚,回到家乡绝不仅仅是为了那美味的鲈鱼。故园的泉石应该依旧安然无恙,青山依旧,带着月光耕作。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复杂情感。诗中,“献赋论兵”与“扁舟归去”形成对比,前者显露出诗人的政治抱负,后者则流露出归隐的意绪。诗人的内心矛盾在于,他虽有治理国家的才能(“医国三年艾”),却似乎未能得到施展,只能空读家传的书籍。末句以田园生活的宁静景象作结,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情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