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十五歌

丁十五,一百健儿如猛虎。几年横行青海头,牛皮裁衫桑作弩。 射阳湖上水贼来,白昼杀人何可数。将军宵遁旌旗空,倭甲蛮刀贼为主。 西村月黑妻哭夫,东坞山深母寻女。屋庐烧尽将奈何,往往移家入城府。 不是丁家诸健儿,仗剑谁能剪狐鼠。楼头酾酒齐唱歌,争剖贼心归衅鼓。 官中无文立赏功,还向山东贩盐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1. 横行:指肆意妄为,无所顾忌地行动。
  2. 青海头:指青海湖附近地区,这里泛指边远地区。
  3. 牛皮裁衫桑作弩:用牛皮做衣服,用桑木做弩。形容生活简朴,装备原始。
  4. 射阳湖:地名,位于今江苏省。
  5. 宵遁:夜间逃跑。
  6. 倭甲蛮刀:倭指日本,倭甲指日本式的铠甲;蛮刀指外族的刀,这里泛指敌人的装备。
  7. 衅鼓:古代战争中,胜利者将敌人的血涂在鼓上,以示胜利。
  8. 贩盐:指从事盐业贸易,古代盐业常由政府垄断,私自贩盐是违法行为。

翻译

丁十五,带领着一百名健儿如同猛虎一般勇猛。他们在青海头肆意横行多年,用牛皮做衣服,用桑木做弩。射阳湖上水贼来袭,白天杀人无数。将军夜间逃跑,留下的只有空荡荡的旌旗,而敌人则穿着倭甲,手持蛮刀,成为了这片土地的主人。西村的夜晚,妻子哭喊着丈夫;东坞的深山,母亲寻找着女儿。房屋被烧毁,人们无家可归,只能移居到城府中。如果不是丁家的这些健儿,谁能仗剑剪除这些狐鼠般的贼人?他们在楼上饮酒唱歌,争相将贼人的心剖开,归于衅鼓,以示胜利。然而,官中并无文书记录他们的功绩,他们只能回到山东,继续从事危险的贩盐生意。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丁十五及其健儿们的英勇与无奈。他们在边远地区与贼寇作战,保护了百姓,但战后却未得到应有的赏识和记录,只能继续从事危险的工作。诗中通过对比将军的宵遁与健儿的英勇,以及战后的凄凉景象,深刻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英雄的无名。同时,也表达了对这些无名英雄的敬意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成廷圭

元芜城人,字原常,一字元章,又字礼执。好读书,工诗。奉母居市廛,植竹庭院间,扁其燕息之所曰居竹轩。晚遭乱,避地吴中。卒年七十余。有《居竹轩集》。 ► 5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