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曲

芙蓉楼前拜新月,宝鸭微薰透银叶。 吴山楚水送远游,不管闺中照离别。 谁家玉钩飞上天,一似连环旧时缺。 缺多圆少将奈何,一寸愁肠万里结。 为郎白苧裁春衣,又恐月圆郎未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芙蓉楼:楼名,此处泛指华美的楼阁。
  • 宝鸭:指鸭形的香炉。
  • 银叶:指香炉中用来隔热和散发香气的银色金属片。
  • 吴山楚水:泛指江南山水,这里指远行的地方。
  • 闺中:指女子的内室。
  • 玉钩:指新月,因其形状似钩。
  • 连环:指相连的环,比喻圆满。
  • 白苧:指用苧麻织成的白色布料,这里指用这种布料制作的衣物。

翻译

在芙蓉楼前拜见新月,鸭形香炉微微散发香气,透过银色的叶状隔片。 吴山楚水的美景伴随着远游,却无法顾及闺中女子对离别的思念。 不知哪家的新月飞上了天,它像连环一样,却缺了一块。 缺多圆少,我又能如何,一寸的愁肠仿佛结成了万里的结。 为郎君用白苧布裁制春衣,又担心月亮圆了,郎君还未归来。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春夜女子在芙蓉楼前拜月的情景,通过“宝鸭微薰”和“银叶”等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诗中“吴山楚水送远游”与“不管闺中照离别”形成对比,突出了女子的孤独和对远方郎君的思念。末句“为郎白苧裁春衣,又恐月圆郎未归”深刻表达了女子对郎君归来的期盼与忧虑,展现了女子内心的复杂情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闺怨诗。

成廷圭

元芜城人,字原常,一字元章,又字礼执。好读书,工诗。奉母居市廛,植竹庭院间,扁其燕息之所曰居竹轩。晚遭乱,避地吴中。卒年七十余。有《居竹轩集》。 ► 5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