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图

· 牟巘
凝尘不去鼠行几,划见巨然与千里。 修眉拂略远意开,碎点孤烟树如荠。 髯龙郁郁新翠摇,我觉郑公殊妩媚。 悬知自是栋梁具,岁晚霜雪须饱试。 旧闻北岳钟冱寒,长松造天冰裂地。 苍皮玉骨不受冻,礧砢千丈世绝拟。 谁能为我试貌取,奇姿伟状来眼底。 张君平生饫所见,雅复爱此秀而美。 虽然莫作差池观,老壮险夷同一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凝尘:积聚的尘埃。
  • 划见:忽然看见。
  • 巨然:人名,可能是指某位著名的画家或艺术家。
  • 千里:形容距离遥远。
  • 修眉:长长的眉毛,这里比喻山峰。
  • 拂略:轻轻触碰。
  • 孤烟:孤立的烟雾。
  • :一种植物,这里比喻树的形状。
  • 髯龙:比喻树枝像龙的胡须。
  • 郁郁:茂盛的样子。
  • 新翠:新鲜的绿色。
  • 郑公:人名,可能是指某位古代文人或官员。
  • 妩媚:美丽动人。
  • 悬知:预知。
  • 栋梁:比喻重要的人才或事物。
  • 岁晚:年末。
  • 霜雪:比喻困难和考验。
  • 冱寒:严寒。
  • 造天:直达天际。
  • 苍皮玉骨:形容树皮苍老,树干坚硬如玉。
  • 礧砢:形容树木高大、粗壮。
  • 千丈:形容极高。
  • 貌取:描绘。
  • 奇姿伟状:奇特的姿态和宏伟的形状。
  • 饫所见:饱览所见。
  • 差池:差错。
  • 险夷:危险和平坦。

翻译

积聚的尘埃不散,老鼠在其中穿行,忽然我看见了巨然和千里之外的景象。长长的山峰轻轻触碰着远方的意境,孤立的烟雾和树如荠般点缀其间。树枝像龙的胡须,茂盛的新绿摇曳,我感到郑公的美丽动人。预知这些自然之物都是重要的,年末的霜雪要经受考验。

听说北岳山极其寒冷,长松直达天际,冰冻大地。苍老的树皮,坚硬的树干不受严寒影响,高大粗壮的树木世上无与伦比。谁能为我描绘这些奇特的姿态和宏伟的形状,它们就在我眼前。张君平生饱览所见,仍然喜爱这些秀美之景。尽管如此,不要有任何差错,危险和平坦都是一致的。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山水之美的深刻感受和独到见解。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如“修眉拂略”、“髯龙郁郁”等,生动地描绘了山水的壮丽景色。同时,通过对“栋梁”、“霜雪”等象征性词语的运用,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坚韧不拔、经受考验的品质的赞美。整首诗意境开阔,情感深沉,展现了元代诗人牟巘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艺术表现力。

牟巘

巘字献之,其先蜀人,徙居湖州。宋端明学士子才之子,擢进士第。官至大理少卿。子应龙,咸淳进士,元初起教授陵阳州,以上元簿致仕。当宋亡时,献之已退不任事矣。一门父子,自为师友,讨论经学,以义理相切磨。应龙遂以文章大家见推于东南。是时宋之遗民故老,伊忧抑郁,每托之诗篇以自明其志。若谢皋羽、林德阳之流,邈乎其不可攀矣。其他仇仁近、戴帅初辈,犹不免出为儒师,以升斗自给。献之以先朝耆宿,皭然不缁。元贞、大德之间,年在耄耋,岿然备一时文献,为后生之所矜式。所著《陵阳集》若干卷,次子帅府都事应复所编,国史编修程端学为之序。谓其出处有元亮大节,正不当徒以诗律求之也。 ► 4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