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感兴二十五首
瞿昙未生世,摩诘果谁宗。
问答了不语,不立文字工。
开流荡千古,一雌和群雄。
挥斤纷万变,动寂不离空。
镜坏光不灭,回转如轮风。
有能诘其迹,推入滉瀁中。
以此连环入,合散常无穷。
愚者诱罪福,高者超神通。
孔孟久不作,谁能扫其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瞿昙:即佛陀释迦牟尼的姓氏,这里指代佛陀。
- 摩诘:指维摩诘,佛教中的大居士,智慧深邃。
- 挥斤:比喻处理事务。
- 动寂:动态与静态,指事物的变化与恒常。
- 滉瀁:形容水波荡漾,这里比喻深奥难测的道理。
- 连环:比喻复杂难解的问题或事物。
- 罪福:佛教中的因果报应,善行得福,恶行得罪。
- 神通:超自然的能力,佛教中指通过修行获得的特殊能力。
翻译
在佛陀尚未诞生于世时,维摩诘的智慧又由谁来继承呢? 当被问及这些问题时,他沉默不语,不依赖文字的精妙。 他的教诲流传千古,一位雌性的智慧与众多英雄并肩。 处理事务时变化万千,动态与静态始终不离空性。 镜子破碎后,光芒依旧不灭,旋转如同风中的轮子。 若有人能探究其痕迹,将其推入深奥难测的道理之中。 以此复杂难解的问题,其组合与分散总是无穷无尽。 愚者被因果报应所诱惑,高明者则超越了神通。 孔子和孟子已久未出现,谁能扫清他们的踪迹。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佛陀和维摩诘的提及,探讨了智慧的传承与表达方式。诗中“不立文字工”体现了佛教中“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思想,强调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同时,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如“挥斤纷万变”、“镜坏光不灭”等,形象地描绘了智慧的深远与不灭。最后,诗人对孔子和孟子的怀念,反映了对古代圣贤的敬仰和对当代智慧传承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