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王秉彝乐善堂
结庐在人世,惟善以自将。
宅兹幽迥地,远彼势利埸。
古屋三四间,秋风白云乡。
仁慈居壶奥,礼义为垣墙。
庭种三古槐,门栽五垂杨。
芝兰香四座,花蕊映两厢。
光辉谢金碧,调饰辞铅黄。
吟榻青峰边,钓石绿沼旁。
窗前书万卷,膝上琴一张。
客至亦不恶,茗碗与酒觞。
客去但高卧,不梦封侯王。
全无宠辱惊,常有声名香。
胸中万念空,并此身世忘。
秪存金石心,靡替刚毅肠。
平生无所短,而亦无所长。
平生不作恶,善亦无可扬。
善恶俱两遣,长短未用量。
傍人患不足,我乐殊未央。
乐此山水丽,乐此松桂芳。
乐此烟霞古,乐此风月良。
丘园之胜概,泉石之膏盲。
岂止乐吾庐,更乐斯民康。
古今之遗范,天地之大纲。
无一不自乐,其乐匪泛常。
其乐善无尽,聊以名此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结庐:建造简陋的房屋。
- 自将:自我约束。
- 幽迥:幽静而偏远。
- 势利埸:指世俗的权势和利益场所。
- 壶奥:指家中的深处,比喻内心深处。
- 垣墙:围墙,比喻界限。
- 芝兰:香草,比喻高洁的品质。
- 花蕊:花的雄蕊和雌蕊,这里指花朵。
- 铅黄:古代用于化妆的颜料,这里指装饰。
- 钓石:钓鱼时坐的石头。
- 茗碗:茶碗。
- 酒觞:酒杯。
- 高卧:悠闲地躺着。
- 宠辱惊:对得失的惊恐。
- 金石心:坚定不移的心志。
- 靡替:不减弱。
- 刚毅肠:坚强的意志。
- 膏盲:指病入膏肓,这里比喻对泉石的极度喜爱。
- 胜概:美景。
- 丘园:山丘和园林。
- 大纲:基本原则。
- 匪泛常:不是平常的。
翻译
在人间建造简陋的房屋,只以善良自我约束。选择这幽静偏远的地方,远离世俗的权势和利益场所。这里有三四间古屋,秋风中白云飘荡。仁慈居住在内心深处,礼义作为界限。庭院种着三棵古槐,门前栽着五棵垂杨。芝兰的香气弥漫四周,花蕊映照着两厢。虽然不华丽,但装饰得体。在青峰边的吟榻上,绿沼旁的钓石边。窗前有万卷书,膝上有一张琴。客人来了也不嫌弃,用茶碗和酒杯招待。客人离去后悠闲地躺着,不梦想封侯封王。对得失不惊恐,名声总是香甜。心中万念皆空,连自身和世界都忘却。只存坚定不移的心志,坚强的意志不减弱。一生中没有短处,也没有长处。一生不做恶事,善行也不值得宣扬。善恶都抛开,长短不计较。旁人或许觉得不足,我的快乐却无穷无尽。快乐于这山水之美,松桂之香。快乐于这古老的烟霞,美好的风月。山丘园林的美景,对泉石的极度喜爱。不仅快乐于我的家园,更快乐于人民的安康。这是古今的典范,天地的基本原则。没有一样不自得其乐,这种乐趣非凡。这种善行无尽,因此命名此堂。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远离世俗纷扰,追求内心平和与善良生活的理想境界。诗人通过对居住环境的描述,展现了一种超脱物质欲望,追求精神富足的生活态度。诗中“仁慈居壶奥,礼义为垣墙”等句,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高尚品德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