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次韵六首

· 安熙
中州有寒士,块然守空堂。清贫久有信,壮怀殊未央。 岂不愿驰骋,冒雪凌风霜。振策万里途,超忽追鹏翔。 永念同怀人,渺在天一方。怅望不可见,慷慨发清商。 独处谁晤语?百感摧中肠。人生谅难必,且莫徒悲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块然:孤独的样子。
  • 殊未央:还没有结束,意指壮志未酬。
  • 振策:挥动马鞭,指驱马前行。
  • 超忽:迅速,突然。
  • 永念:永远怀念。
  • 同怀人:志同道合的人。
  • :遥远。
  • 怅望:怅然远望。
  • 清商:古代五音之一,这里指清越的音乐。
  • 晤语:面对面交谈。
  • 中肠:内心。

翻译

中州有一位寒士,孤独地守在空荡的堂中。他清贫已久,但壮志未酬。他岂不愿驰骋四方,冒着风霜雪雨前行。挥动马鞭,踏上万里征途,迅速追赶那翱翔的鹏鸟。他永远怀念着志同道合的朋友,但朋友却远在天边,遥不可及。他怅然远望,却看不见朋友的身影,只能慷慨地奏起清越的音乐。独自一人,无人可以交谈,百感交集,内心深受摧残。人生实在难以预料,且不要徒然悲伤。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寒士的孤独与壮志,以及他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怀念。诗中,“块然守空堂”一句,便生动地勾勒出了寒士孤独的形象。而“清贫久有信,壮怀殊未央”则进一步展现了他的清贫与未酬的壮志。后文通过“振策万里途,超忽追鹏翔”等句,表达了寒士对远方的向往与对友人的思念。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寒士内心的复杂情感,读来令人动容。

安熙

元真定藁城人,字敬仲,号默庵。性至孝。既承家学,又私淑刘因之学。其学一以圣贤为师。不屑仕进,家居教授,四方之来学者,多所成就。有《默庵集》。 ► 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