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春久阙膏泽而连日大风不见天日晚登西皋归而有作

· 安熙
风霾连昼夕,登临望还迷。 空馀衔山日,隐隐留清辉。 周嫠不恤纬,鲁女争忧葵。 曳杖归去来,且掩荒园扉。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风霾:指风沙和雾霾。霾(mái)。
  • 周嫠不恤纬: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意指周朝的寡妇不关心织布,比喻不关心国家大事。嫠(lí),寡妇。
  • 鲁女争忧葵:出自《列女传·鲁女》,意指鲁国的女子们争相担忧国家的葵菜,比喻关心国家大事。

翻译

风沙和雾霾连绵不断,从白天到夜晚,我登上高处眺望,却感到迷茫。 只剩下夕阳,它隐约地留下清冷的光辉。 周朝的寡妇不关心织布,鲁国的女子们却争相担忧国家的葵菜。 我拖着拐杖,决定回家,关上荒园的门。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恶劣天气中登高望远的情景,通过“风霾”和“隐隐留清辉”的夕阳,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凄凉的氛围。诗中引用了周嫠和鲁女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大事的关切与忧虑。最后,作者选择“曳杖归去来”,关闭园门,象征着对现实无奈的回避和对个人世界的坚守。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在动荡时局中的孤独与忧思。

安熙

元真定藁城人,字敬仲,号默庵。性至孝。既承家学,又私淑刘因之学。其学一以圣贤为师。不屑仕进,家居教授,四方之来学者,多所成就。有《默庵集》。 ► 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