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龙十咏龙耳峰
世道有升降,乾坤几清磨。
谁知昔年中,师生此弦歌。
我来爱佳名,杖策时经过。
深寻得遗经,山经信非讹。
龙首东昂藏,玉石西嵯峨。
高寒枕天井,俯瞰无金科。
清泉下深池,悬崖据阳坡。
浮野众麓奇,夹岸桑麻多。
对此奇绝境,令人忆沧波。
誓将尘土踪,兹焉老渔蓑。
安得白鹿翁,乐育如菁莪。
古人不可作,叹息将如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乾坤:天地。
- 弦歌:古代以琴瑟伴奏歌唱,这里指古代的教化。
- 杖策:拄着拐杖。
- 遗经:古代留下的经典文献。
- 山经:记载山川地理的书籍。
- 讹:错误。
- 昂藏:高耸。
- 嵯峨:山势高峻。
- 天井:高山顶上的天然水池。
- 金科:指高深的学问或法则。
- 阳坡:向阳的山坡。
- 沧波:大海的波涛。
- 兹焉:这里。
- 白鹿翁:指仙人或高士。
- 菁莪:古代指培育人才。
翻译
世道有起伏,天地历经沧桑。谁能记得当年,师生在此以音乐和诗歌教化。我因喜爱这佳名,时常拄着拐杖经过此地。深入探寻,找到了古代的经书,相信山经所载并非错误。龙首峰东边高耸,玉石峰西边峻峭。高寒之地依傍天井,俯瞰之下,深感无高深学问可寻。清泉流入深池,悬崖位于向阳的山坡。广阔的田野中,众多山麓奇特,两岸桑麻茂盛。面对这奇妙的景色,令人回忆起大海的波涛。我誓言要将尘世的踪迹留在这里,老去时愿如渔夫般隐居。但愿能遇到那位白鹿翁,像他那样乐于培育人才。古人已不可再现,叹息又能如何。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封龙山龙耳峰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古代文化的怀念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中,“乾坤几清磨”一句,既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也暗示了历史的变迁。作者通过对“弦歌”、“遗经”等词语的运用,表达了对古代师生在此教化、传承文化的向往。后文通过对山川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龙耳峰的壮丽与神秘,以及作者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最后,作者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古人不可再现的无奈和叹息,体现了对传统文化和自然美景的深刻思考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