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儿授馆于杭每休暇过仲实家相与谭经析理间则饮酒赋诗为乐今闰秋十四日会于复轩相视而笑曰好天凉月即中秋况今岁两中秋乎乃留饮剧论夜参半蝉联不休情愈郁穆予闻之甚喜因为诗寄之

· 牟巘
共饮方酣月满楼,剧谈无寐露侵裘。 此宵此景应难值,吾婿吾儿亦罕俦。 情谊浑如同一姓,风流不负两中秋。 绝怜老子婆娑甚,破戒何当大白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授馆:指在学馆中教授学生。
  • 休暇:休息日。
  • 仲实: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亲戚。
  • 谭经析理:讨论经典,分析道理。
  • 闰秋:闰年的秋天。
  • 剧论:激烈的讨论。
  • 蝉联:连续不断。
  • 郁穆:深厚而和谐。
  • 破戒:违反戒律,这里指喝酒。
  • 大白:大杯的酒。

翻译

我的长子在杭州的学馆教书,每当休息日就来到仲实家,我们一起讨论经典,分析道理,偶尔也会饮酒赋诗,以此为乐。今年闰秋的十四日,我们在复轩相聚,相视而笑,说好天凉月就是中秋,何况今年有两个中秋呢?于是我们留下来饮酒,激烈讨论,直到夜半,连续不断,情感愈发深厚和谐。我听了非常高兴,因此写诗寄给他。

我们共饮时月亮正满照楼台,激烈讨论到深夜露水都侵湿了衣裘。这样的夜晚和景色应该很难遇到,我的女婿和儿子也是难得的伴侣。我们的情谊浑然如同一家人,风流倜傥不负这两个中秋。可惜我这老头子太婆娑了,破戒喝酒又怎能用大杯浮白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家人在闰秋之夜的欢乐场景,通过“共饮”、“剧谈”等生动细节,展现了家庭成员间的深厚情感和共同的文化兴趣。诗中“此宵此景应难值”一句,既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也反映了诗人对家庭和谐的满足。结尾的“破戒何当大白浮”则带有自嘲的幽默,增添了诗作的趣味性。整体上,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温馨,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家庭生活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牟巘

巘字献之,其先蜀人,徙居湖州。宋端明学士子才之子,擢进士第。官至大理少卿。子应龙,咸淳进士,元初起教授陵阳州,以上元簿致仕。当宋亡时,献之已退不任事矣。一门父子,自为师友,讨论经学,以义理相切磨。应龙遂以文章大家见推于东南。是时宋之遗民故老,伊忧抑郁,每托之诗篇以自明其志。若谢皋羽、林德阳之流,邈乎其不可攀矣。其他仇仁近、戴帅初辈,犹不免出为儒师,以升斗自给。献之以先朝耆宿,皭然不缁。元贞、大德之间,年在耄耋,岿然备一时文献,为后生之所矜式。所著《陵阳集》若干卷,次子帅府都事应复所编,国史编修程端学为之序。谓其出处有元亮大节,正不当徒以诗律求之也。 ► 4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