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直道方心:指正直无私的心地。
- 儒冠:指儒生的帽子,代指儒生或读书人。
- 子龙:指赵云,三国时期蜀汉名将,这里比喻英勇的人。
- 黄壤:黄土,这里比喻平凡的土地。
- 老郑:指郑玄,东汉时期的著名经学家,这里比喻博学的人。
- 无毡:没有毡垫,形容生活简朴。
- 漫:随意,不在乎。
- 冷官:指职位低、俸禄少、不被重视的官职。
- 客署:指官员的办公地点。
- 三州:指三个行政区域,这里可能指溧水所在的地理位置。
- 屹:高耸,稳固。
- 书坛:指学术或文化界。
- 翠绿:指生机勃勃的绿色植物。
- 迎人意:让人感到愉悦。
- 岁月功名:指随着时间的积累,所取得的成就和名声。
翻译
正直无私的心地自古以来就难以保持,任由世俗的眼光嘲笑那些儒生。 像子龙那样英勇的人,虽然有屋却仍居住在平凡的土地上; 像老郑那样博学的人,生活简朴,不在乎自己担任的低微官职。 在湖光山色的美景中,官员的办公地点显得格外清幽; 三个行政区域像书坛一样稳固地屹立着。 那生机勃勃的绿色植物,正迎合了人们的心意, 随着时间的积累,所取得的成就和名声,正是最值得欣赏的时候。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直道方心”与“儒冠”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正直品质的推崇和对世俗眼光的不屑。诗中运用了历史人物赵云和郑玄的典故,来比喻英勇与博学,同时展现了他们虽有才华却生活简朴的形象。后两句描绘了湖光山色中的官署和稳固的书坛,寓意着岁月与功名的美好结合,表达了作者对岁月沉淀下的成就与名声的赞美。
牟巘
巘字献之,其先蜀人,徙居湖州。宋端明学士子才之子,擢进士第。官至大理少卿。子应龙,咸淳进士,元初起教授陵阳州,以上元簿致仕。当宋亡时,献之已退不任事矣。一门父子,自为师友,讨论经学,以义理相切磨。应龙遂以文章大家见推于东南。是时宋之遗民故老,伊忧抑郁,每托之诗篇以自明其志。若谢皋羽、林德阳之流,邈乎其不可攀矣。其他仇仁近、戴帅初辈,犹不免出为儒师,以升斗自给。献之以先朝耆宿,皭然不缁。元贞、大德之间,年在耄耋,岿然备一时文献,为后生之所矜式。所著《陵阳集》若干卷,次子帅府都事应复所编,国史编修程端学为之序。谓其出处有元亮大节,正不当徒以诗律求之也。
► 412篇诗文
牟巘的其他作品
- 《 都梁北乡士多好学有向君敏衡者一日访予语甚质气甚夷礼甚虔 》 —— [ 元 ] 牟巘
- 《 吾五十年间未尝一杯自寿汝曹所知者今乃力营甘旨为七帙庆事出创见欲深避去复 》 —— [ 元 ] 牟巘
- 《 和渔具十绝 》 —— [ 元 ] 牟巘
- 《 四安道中所见 其二十三 》 —— [ 元 ] 牟巘
- 《 挽亲家孟从吾 》 —— [ 元 ] 牟巘
- 《 次本斋韵 》 —— [ 元 ] 牟巘
- 《 南岳魏监庙曩自请奉祠恬于声利十馀年来益闭户读易人罕识之余托姻且契比来吴惠教五绝笃叙故旧情谊蔼然用韵复寄不足酬盛意 》 —— [ 元 ] 牟巘
- 《 南岳魏监庙曩自请奉祠恬于声利十馀年来益闭户读易人罕识之余托姻且契比来吴惠教五绝笃叙故旧情谊蔼然用韵复寄不足酬盛意 》 —— [ 元 ] 牟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