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黄观澜尚书吴伯尚廉使之江西征讨

江西寇盗本王民,正赖诸公为解纷。 使者精忠悬白日,尚书高义抗浮云。 喜传天上旌旗出,肯使山中玉石焚。 千古鲁连高世士,尚将谈笑却秦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寇盗:指盗贼,强盗。
  • 解纷:解决纷争。
  • 使者:指派出的官员或代表。
  • 精忠:极其忠诚。
  • 悬白日:比喻光明正大,如同白日昭昭。
  • 高义:高尚的品德或行为。
  • 抗浮云:比喻志向高远,不受世俗所累。
  • 旌旗:旗帜的总称,这里指军队的旗帜。
  • 玉石焚:比喻不分青红皂白,一概毁灭。
  • 鲁连:战国时期的著名辩士,以智谋著称。
  • 却秦军:使秦军退却,指鲁连曾用计使秦军撤退。

翻译

江西的盗贼原本是王治下的百姓,正需要各位大人去解决纷争。使者的忠诚如同白日昭昭,尚书的高尚义举抗衡浮云。喜闻天上传来军队出征的消息,绝不允许山中的玉石被无差别地焚毁。千古流传的鲁连是超凡脱俗的士人,他曾以谈笑间使秦军撤退。

赏析

这首作品赞颂了黄观澜尚书和吴伯尚廉使前往江西平定寇盗的英勇与正义。诗中,“使者精忠悬白日”和“尚书高义抗浮云”两句,通过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他们的忠诚和高尚品德。后两句则表达了对他们能够公正处理纷争,保护无辜的期望。最后以鲁连的典故,暗示他们将如鲁连一般,以智慧和勇气平息战乱,保护百姓。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正义和智慧的赞美。

成廷圭

元芜城人,字原常,一字元章,又字礼执。好读书,工诗。奉母居市廛,植竹庭院间,扁其燕息之所曰居竹轩。晚遭乱,避地吴中。卒年七十余。有《居竹轩集》。 ► 5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