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韩仲让都司梁溪督兵防秋

今人勋业古人心,立马梁溪恨满襟。 兵谶谩传山有锡,军装端信橐无金。 风高古垒黄花晚,霜落平原白草深。 南省相君方倚重,边廷穷虏敢相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勋业:功勋和业绩。
  • 梁溪:地名,今江苏省无锡市。
  • 兵谶:古代预言战争吉凶的书籍或言论。
  • 谩传:错误地传播。
  • 橐无金:橐(tuó),古代的一种口袋。无金,指没有钱财,这里比喻军费不足。
  • 风高:风势强劲。
  • 古垒:古代的军事防御工事。
  • 黄花:菊花,常用来象征秋天。
  • 白草:枯萎的草,也象征秋天。
  • 南省相君:指南方的官员,相君是对高级官员的尊称。
  • 倚重:依赖,重视。
  • 边廷:边疆地区。
  • 穷虏:指边疆的敌军,穷虏意味着敌人力量不足。

翻译

今人的功勋与古人的心意相同,站在梁溪边,满怀遗憾。 关于战争的预言错误地传播着山中有锡,而军队的装备却显示出资金不足。 风势强劲,古堡上的菊花在晚秋中盛开,霜降后平原上的枯草显得更深。 南方的官员非常重视你,边疆的弱敌怎敢轻易侵犯。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成廷圭赠给韩仲让都司的,表达了对韩仲让在梁溪督兵防秋的敬意和期望。诗中通过对比今人的功勋与古人的心意,强调了韩仲让的责任和使命。同时,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如风高、黄花、白草,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最后两句表达了对韩仲让的信任和边疆安全的信心,显示了诗人对国家边防的关心和对韩仲让的期待。

成廷圭

元芜城人,字原常,一字元章,又字礼执。好读书,工诗。奉母居市廛,植竹庭院间,扁其燕息之所曰居竹轩。晚遭乱,避地吴中。卒年七十余。有《居竹轩集》。 ► 5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