甫里先生故宅是时马县尹葺其庙

太湖三万六千顷,一代高贤独此翁。 故宅有僧茶灶在,荒池无主鸭阑空。 松陵唱和知谁再,茅屋襟期与我同。 最爱长洲马明府,艰危犹自挹高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甫里先生:指陆龟蒙,唐代文学家,号甫里先生。
  • 马县尹:指马姓的县令。
  • :修缮。
  • 太湖: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位于江苏省南部。
  • 三万六千顷:形容太湖面积广阔。
  • 高贤:指品德高尚、才华出众的人。
  • 茶灶:煮茶用的小炉。
  • 荒池:荒废的池塘。
  • 鸭阑:养鸭的围栏。
  • 松陵唱和:指陆龟蒙与皮日休的诗歌唱和,两人曾在松陵(今苏州)相聚。
  • 茅屋襟期:指简朴的生活态度和志向。
  • 马明府:对马县尹的尊称。
  • 艰危:艰难危险的情况。
  • :汲取,引申为学习、效仿。
  • 高风:高尚的风范。

翻译

太湖广阔,面积达三万六千顷,一代高人中只有这位老先生。 他的故居中,僧人留下的茶炉依旧,但荒废的池塘和无主的鸭栏已空空如也。 松陵的诗歌唱和,不知何时能再现,而我与他的志向相同,都向往简朴的生活。 最欣赏的是长洲的马县令,即使在艰难危险的时刻,依然学习效仿高尚的风范。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甫里先生故宅的描绘,表达了对陆龟蒙高尚品格和才华的敬仰。诗中“太湖三万六千顷,一代高贤独此翁”展现了陆龟蒙的非凡地位。后文通过对故宅现状的描写,抒发了对往昔文化繁荣的怀念和对现实荒凉的感慨。最后赞美了马县尹在艰难时刻仍能保持高尚品质的行为,体现了作者对正直品格的推崇。

成廷圭

元芜城人,字原常,一字元章,又字礼执。好读书,工诗。奉母居市廛,植竹庭院间,扁其燕息之所曰居竹轩。晚遭乱,避地吴中。卒年七十余。有《居竹轩集》。 ► 5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