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冬
种稻南谷口,凶岁囷仓虚。
晚值老农语,出口三嘻吁。
幸有高亢田,种麦给群需。
有麦且免忧,无麦将焉如。
昔谓崖谷底,其俗异黄农。
浪迹城府归,却爱淳朴风。
猎夫不射雁,云与兄弟同。
羽毛岂知道,天理谅无终。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凶岁:灾荒年。
- 囷仓:粮仓。
- 亢田:高处的田地。
- 群需:众人的需求。
- 崖谷底:山崖和深谷的底部,指偏远地区。
- 黄农:黄帝和神农,古代传说中的帝王,代表古代的淳朴风俗。
- 浪迹:流浪,漫游。
- 城府:城市和官府,指繁华复杂的社会环境。
- 淳朴风:淳朴的风俗。
- 猎夫:猎人。
- 羽毛:指鸟类。
- 天理:自然的法则。
翻译
在南谷口种植稻米,灾荒之年粮仓空虚。 晚些时候与老农交谈,他开口便三次叹息。 幸好有高处的田地,种植麦子以满足众人的需求。 有麦子尚且可以免除忧虑,没有麦子又将如何是好。 过去认为崖谷底部的风俗与黄帝神农时代不同。 我漫游归来,却爱上了这里的淳朴风俗。 猎人不射杀大雁,因为它们与人类如同兄弟。 鸟类怎能知道这些,自然的法则难道没有终结吗?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元代农村的生活场景,通过老农的叹息反映了灾荒年间的艰难生活。诗中,“有麦且免忧,无麦将焉如”表达了农民对基本生活保障的渴望。后半部分则展现了诗人对淳朴乡村风俗的向往,以及对自然和谐共处理念的赞美。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同情。
危素
元明间江西金溪人,字太朴,一字云林。师从吴澄、范椁,通五经。元至正间授经筵检讨,与修宋、辽、金三史,累迁翰林学士承旨。入明为翰林侍讲学士。与宋濂同修《元史》。兼弘文馆学士备顾问。后以亡国之臣不宜列侍从为由谪居和州,守余阙庙。怨恨卒。有《危学士集》等。
► 102篇诗文
危素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拟长吉十二月乐辞 》 —— [ 宋 ] 周密
- 《 十二月词十二首复次官汝清韵 》 —— [ 明 ] 江源
- 《 过泗州岭 》 —— [ 宋 ] 蔡襄
- 《 癸丑季冬过黄州柴羽元方伯胡存蓼张玄中两宪副招游赤壁时江风不可以舟同酌苏祠台上得五首 》 —— [ 明 ] 邓云霄
- 《 旧有诵十二月吴江竹枝歌者戏效之得三首而止十一月廿三夜不寐因足成之诗成梦乘马上曲磴地名湖塘遇小儿杜姓者同行论处世之道甚悉 其七 》 —— [ 明 ] 顾清
- 《 题十二月人物画册 其二十三 十二月 》 —— [ 清 ] 弘历
- 《 嘉靖丙戌十二月庚申始得子年已五十有五矣六月静齐二丈昔与先公同举于乡闻之而喜各以诗来贺蔼然世交之谊也次韵为谢二首 》 —— [ 明 ] 王守仁
- 《 端明尚书汪圣锡挽词二首 其二 》 —— [ 宋 ] 周必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