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自古贤能,壮岁飞腾,老来退闲。念一身九患,天教寂寞,百年孤愤,日就衰残。麋鹿难驯,金镳纵好,志在长林丰草间。唐虞世,也曾闻巢许,遁迹箕山。
越人无用殷冠。怕机事缠头不耐烦。对诗书满架,子孙可教,琴樽一室,亲旧相欢。况属清时,得延残喘,鱼鸟溪山任往还。还知否,有绝交书在,细与君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九患:指多种忧患。
- 金镳:金制的马嚼子,这里比喻高官厚禄。
- 巢许:指巢父和许由,传说中的隐士。
- 遁迹:隐居。
- 箕山:山名,传说中巢父和许由隐居的地方。
- 越人:指古代越国的人,这里泛指普通人。
- 殷冠:指高官的帽子,比喻官职。
- 机事:指官场上的事务。
- 属:正值。
- 绝交书:指断绝关系的书信,这里比喻与世俗断绝联系。
翻译
自古以来,贤能之士,年轻时飞黄腾达,年老时则退隐闲居。想到自己一身九种忧患,上天让我孤独寂寞,百年的孤独愤怒,日子一天天变得衰弱。虽然麋鹿难以驯服,金制的马嚼子再好,但我的志向在于长林和丰美的草地之间。在唐尧的时代,也曾听说过巢父和许由,他们在箕山隐居。
普通人无需戴上高官的帽子。我害怕官场事务缠身,感到不耐烦。面对满架的诗书,子孙可以教育,琴和酒樽充满一室,与亲朋好友相聚欢乐。何况正值清明时代,能够延续残余的生命,鱼鸟和溪山任我往来。还知道吗?有一封绝交书在这里,我细细地与你分享。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白朴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通过对比壮年与老年的不同境遇,以及对自然与官场的选择,展现了作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诗中运用了典故和比喻,如“巢许”、“箕山”、“金镳”等,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整体上,诗歌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和对世俗的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