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 夜醉西楼为楚英作

· 白朴
双眸剪秋水,十指露春葱。仙姿不受尘污,缥缈玉芙蓉。舞遍柘枝遗谱,歌尽桃花团扇,无语到东风。此意复谁解,我辈正情钟。 喜相从,诗卷里,酒杯中。缠头安用百万,自有海犀通。日日东山高兴,夜夜西楼好梦,斜月小帘栊。何物写幽思,醉墨锦笺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双眸剪秋水:形容眼睛明亮清澈,如同剪下的秋水。
  • 十指露春葱:比喻手指白嫩如春天的葱白。
  • 缥缈: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样子。
  • 柘枝:古代一种舞蹈。
  • 桃花团扇:可能指绘有桃花图案的扇子,也可能是指一种舞蹈动作。
  • 缠头:古代歌舞艺人表演时以锦帕缠头,也指赏给歌舞者的锦帛或财物。
  • 海犀:传说中海中的犀牛,比喻珍贵的宝物。
  • 帘栊:指窗帘和窗牖,也泛指门窗的帘子。

翻译

她的双眼如同剪下的秋水般明亮,十指白嫩如春天的葱白。她的仙姿不受尘世的污染,如同隐约可见的玉芙蓉。她跳遍了柘枝舞的遗谱,唱尽了桃花团扇的歌曲,默默无语地迎着东风。这种情意又有谁能理解,我们正是情有独钟。

欣喜地与她相伴,在诗卷中,在酒杯里。缠头的赏赐何需百万,自有珍贵的海犀相通。日日享受东山的高兴,夜夜在西楼做好梦,斜月透过小帘栊。用什么来表达我的幽思,只有在醉墨中染红的锦笺。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仙姿玉貌的女子,通过“双眸剪秋水”、“十指露春葱”等生动比喻,展现了她的美丽与超凡脱俗。诗中“舞遍柘枝遗谱,歌尽桃花团扇”表达了女子才艺的全面与精湛。后文则抒发了诗人对这位女子的深情与欣赏,以及与她相伴的喜悦。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元代词人白朴的才情与情感世界。

白朴

白朴

白朴,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作家(另有一说为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白朴)。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秀英花月东墙记》等。 ► 1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