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恩深

· 王哲
性乱因醪误。精枯缘色妒。眼神伤败,被财役住。鼻浊如何,只为气使馨清去。浮世人难悟。殢四事相牵,沦落苦处。 达士怡然殊不顾。上净真心,于下元阳坚固。左养取青龙,右边白虎。咆哮做。都总来攒聚。便成结金丹,大罗归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láo):酒。
  • 色妒:指对美色的贪恋。
  • 眼神伤败:指精神状态不佳。
  • 财役:被财物所役使。
  • 鼻浊:指呼吸不畅,比喻心智不清明。
  • 气使馨清去:被世俗之气所影响,失去了清新的本性。
  • (tì):困扰,束缚。
  • 四事:指酒、色、财、气四者。
  • 达士:指通达事理的人。
  • 真心:指纯净无杂念的心。
  • 元阳:指生命的根本元气。
  • 青龙:道教中代表东方和木的灵兽,象征生机。
  • 白虎:道教中代表西方和金的灵兽,象征收敛。
  • 咆哮做:指青龙白虎的活跃状态。
  • 金丹:道教中修炼成仙的丹药,象征修炼的成果。
  • 大罗:道教中的仙境。

翻译

性情混乱是因为酒的误导,精气枯竭是因为对美色的贪恋。眼神失去了光彩,被财物所束缚。呼吸不畅,只因为被世俗之气所影响,失去了清新的本性。浮世之人难以觉悟,被酒、色、财、气四者所困扰,陷入痛苦的境地。

通达事理的人却怡然自得,毫不顾及这些。他们保持内心的纯净,使生命的根本元气坚固。左边培养青龙,右边培养白虎。两者都活跃起来,聚集在一起。这样便能结成金丹,最终归于大罗仙境。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世俗之人与达士的生活态度,强调了内心的清净与修炼的重要性。世俗之人被酒、色、财、气所困,而达士则能够超脱这些束缚,保持内心的纯净,通过修炼达到精神的升华。诗中运用了道教的修炼术语,如青龙、白虎、金丹等,形象地描绘了修炼的过程和结果,表达了对于精神自由和仙境生活的向往。

王哲

金咸阳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倜傥尚义,不拘小节,好属文,才思敏捷。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 ► 635篇诗文

王哲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