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东岑望天都山

·
目望浮山丘,梯云上东岑。 群峰争入冥,巉巉生太阴。 昔贤此升仙,结构穷耸深。 未晓日先照,当昼色半沈。 风泉雪霜飞,云树琼玉林。 大道非闭隔,无路不可寻。 窥镜澄夙虑,望坛起敬心。 一从呼子安,永绝金玉音。
拼音分享图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浮山丘:漂浮的山丘,形容山势高耸,仿佛漂浮在空中。
  • 东岑:东边的山岭。
  • 入冥:进入幽深之处,形容山峰高耸入云。
  • 巉巉:形容山势险峻,音[chán chán]。
  • 太阴:极深的阴暗之处,这里指山峰高耸,遮蔽阳光。
  • 结构:指山体的构造。
  • 耸深:高耸而深邃。
  • 琼玉林:形容树木如琼玉般美丽。
  • 夙虑:早有的思虑。
  • 子安:人名,可能是指古代的隐士或仙人。
  • 金玉音:珍贵的声音,比喻美好的言辞或音乐。

翻译

我眺望着漂浮的山丘,攀登云梯上东边的山岭。群峰争相高耸入云,险峻的山势遮蔽了阳光。

昔日的贤人在这里升仙,山体的构造高耸而深邃。天未亮时,阳光先照到这里;到了白天,色彩却半隐半现。

风中泉水和雪霜飞舞,云中的树木如同琼玉般美丽。大道并没有被封闭隔绝,只是没有路可以轻易寻觅。

对着镜子澄清早有的思虑,望着祭坛升起敬畏之心。自从呼唤了子安之后,就再也没有听到过珍贵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攀登高山,远望天都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敬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浮山丘”、“东岑”、“入冥”等,生动地勾勒出了山的高远与深邃。通过对“昔贤此升仙”的叙述,诗人表达了对古代仙人隐逸生活的羡慕。结尾处“一从呼子安,永绝金玉音”则透露出诗人对世俗繁华的淡漠,以及对心灵宁静的追求。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向往自然的情怀。

朱景玄

生卒年不详。一作景元。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宪宗元和初,应进士举,曾任咨议。历翰林学士,官至太子谕德。事迹见《太平广记》卷三六三、《新唐书·艺文志三》、《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四与卷一九。景玄乃著名画论家,《新唐书·艺文志三》著录其《唐画断》3卷(即《唐朝名画录》,今存)。能诗,其“塞鸿先秋去,边草入夏生”诗,尤为人称诵。《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朱景元诗》1卷,已佚。《全唐诗》存诗16首、断句1联。 ► 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