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寿昌曹明府

· 李频
惠人须宰邑,为政贵通经。 却用清琴理,犹嫌薄俗听。 涨江晴渐渌,春峤烧还青。 若宿严陵濑,谁当是客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惠人:施恩惠于人。
  • 宰邑:治理城邑,指担任县令。
  • 通经:通晓经典,这里指理解并运用经典中的道理来治理。
  • 清琴:指高雅的音乐或治理方式。
  • 薄俗:浅薄的风俗。
  • 涨江:江水上涨。
  • 晴渐渌:天气晴朗,江水清澈。
  • 春峤:春天的山峦。
  • 烧还青:经过火烧后重新长出青草。
  • 严陵濑:地名,位于今浙江省桐庐县南,是东汉隐士严光(字子陵)隐居之地。
  • 客星:古代对彗星的称呼,也比喻隐士或非凡的人物。

翻译

施恩惠于人,必须担任县令,治理政事贵在通晓经典。 即使使用高雅的音乐来治理,也嫌浅薄的风俗难以理解。 江水在晴朗中渐渐变得清澈,春天的山峦经过火烧后依然青翠。 如果夜宿在严陵濑,谁又能被视为非凡的客人呢?

赏析

这首诗是李频送别寿昌曹明府的作品,表达了对曹明府治理地方的期望和对其高尚品格的赞赏。诗中,“惠人须宰邑,为政贵通经”直接点明了治理地方的重要性以及通晓经典对于治理的必要性。后两句通过对比高雅与浅薄,强调了治理方式的选择。末两句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隐喻了曹明府的高洁品格,以及其在隐逸之地也能成为非凡之人的寓意。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也体现了诗人对于治理之道的深刻理解。

李频

李频

李频,字德新,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後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寿昌县令穆君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 20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