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头陀寺上方

· 李频
高寺上方无不见,天涯行客思迢迢。 西江帆挂东风急,夏口城衔楚塞遥。 沙渚渔归多湿网,桑林蚕后尽空条。 感时叹物寻僧话,惟向禅心得寂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鄂州:今湖北省鄂州市。
  • 头陀寺:位于鄂州的一座寺庙。
  • 上方:指寺庙的高处。
  • 天涯行客:远行的旅人。
  • 西江:指长江。
  • 帆挂:船帆张开,指船只。
  • 夏口:即今汉口,位于长江与汉江交汇处。
  • 楚塞:楚地的边塞,指楚国的边界。
  • 沙渚:江河湖泊中的小沙洲。
  • 桑林蚕后:指蚕已经吐丝结茧,桑林中不再有蚕。
  • 禅心:禅宗的修行心境。
  • 寂寥:宁静而深远。

翻译

高高的头陀寺上方,一切尽收眼底,远行的旅人心思悠悠。 长江上的船帆在东风中急速前行,夏口城仿佛衔接着遥远的楚国边塞。 渔夫在沙洲上归来,网中带着湿气,桑林中的蚕已经结茧,只剩下空空的枝条。 感慨时光流逝,叹息万物变迁,与僧人交谈,唯有禅心能体会到那份宁静与深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鄂州头陀寺上方远眺时的所见所感。诗中,“高寺上方无不见”一句,既展现了寺庙的高耸,也暗示了诗人视野的开阔。通过对江上船帆、夏口城、沙洲渔归和桑林蚕后的细腻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受和对时光流逝的无限感慨。最后,诗人通过与僧人的对话,寻求心灵的宁静,体现了禅宗修行的心境。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李频

李频

李频,字德新,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後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寿昌县令穆君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 20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