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献郑大夫

· 李频
圣主东忧涨海滨,思移副相倚陶钧。 楼台独坐江山月,舟楫先行泽国春。 遥想万家开户外,近闻群盗窜诸邻。 几时入去调元化,天下同为尧舜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圣主:指皇帝。
  • 涨海滨:指沿海地区。
  • 副相:指宰相的副手。
  • 陶钧:古代制陶时所用的转轮,比喻宰相治理国家。
  • 楼台独坐:指独自在楼台上。
  • 江山月:指江山美景和月光。
  • 舟楫先行:指船只先行,比喻先行者。
  • 泽国春:指水乡春天的景象。
  • 开户外:指门户开放,欢迎四方来客。
  • 群盗:指盗贼。
  • 窜诸邻:指逃窜到邻近地区。
  • 调元化:指调整国家的政治和教化。
  • 尧舜人:指像尧舜那样的贤君。

翻译

皇帝担忧东边的沿海地区,想要提拔副相来依靠他的治理才能。独自坐在楼台上,欣赏着江山和月光,船只先行,预示着水乡春天的到来。遥想各家门户大开,欢迎四方来客,近来听说盗贼逃窜到邻近地区。何时能够调整国家的政治和教化,让天下人都成为像尧舜那样的贤君。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政治的关切和对贤君的向往。诗中,“圣主东忧涨海滨”一句,既展现了皇帝的忧国忧民之心,也暗示了国家的边疆安全问题。“思移副相倚陶钧”则表达了诗人对贤能之士的期待,希望他们能够辅佐皇帝治理国家。后两句通过对楼台独坐、舟楫先行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充满希望的氛围。而“遥想万家开户外,近闻群盗窜诸邻”则反映了社会的现实问题,即门户开放与盗贼横行的矛盾。最后两句“几时入去调元化,天下同为尧舜人”则是诗人的理想追求,希望国家能够实现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达到尧舜时代的盛世景象。

李频

李频

李频,字德新,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後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寿昌县令穆君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 20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