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人游塞北

· 李频
朔野正秋风,前程见碛鸿。 日西身独远,山转路无穷。 树隔高关断,沙连大漠空。 君看河外将,早晚拟平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朔野:指北方的荒野。朔(shuò),北方。
  • 碛鸿:指沙漠中的大雁。碛(qì),沙漠。
  • 河外将:指在黄河以外的边疆将领。
  • 平戎:平定外族的战争。戎(róng),古代对西方民族的泛称。

翻译

北方的荒野正值秋风,前行的路上看见沙漠中的大雁。 太阳西沉,身影孤独地远去,山峦蜿蜒,道路无尽。 树木被高高的关隘隔断,沙丘连绵,大漠辽阔无垠。 你看那黄河之外的将领,早晚会平定外族的战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北方边塞的荒凉景象,通过“朔野”、“碛鸿”、“大漠”等意象,传达出边疆的孤独与辽阔。诗中“日西身独远,山转路无穷”表达了旅途的艰辛和无尽的孤独感。末句“君看河外将,早晚拟平戎”则透露出对边疆将领的期待和对和平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国家边疆安全的关切和对战争胜利的期盼。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边疆生活的深刻体验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李频

李频

李频,字德新,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後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寿昌县令穆君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 20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