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盩厔郊居寄姚少府

· 李频
古木有清阴,寒泉有下深。 蝉从初伏噪,客向晚凉吟。 白日欺玄鬓,沧江负素心。 甚思中夜话,何路许相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盩厔(zhōu zhì):地名,今陕西省周至县。
  • 少府:古代官职名,相当于县令。
  • 玄鬓:指黑发,比喻年轻。
  • 沧江:泛指江河。
  • 素心:纯洁的心。

翻译

古老的树木投下清凉的阴影,寒冷的泉水在深处流淌。蝉儿从初伏开始鸣叫,客人则在傍晚的凉风中吟咏。白日欺骗了我的黑发,岁月在江河中辜负了我纯洁的心。我多么希望能与你深夜交谈,但不知何路可以寻找到你。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郊外的景象,通过古木、寒泉、蝉鸣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诗中“白日欺玄鬓,沧江负素心”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理想未实现的感慨。末句“甚思中夜话,何路许相寻”则流露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无法相见的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李频

李频

李频,字德新,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後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寿昌县令穆君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 20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