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贾岛

· 李频
秦楼吟苦夜,南望只悲君。 一宦终遐徼,千山隔旅坟。 恨声流蜀魄,冤气入湘云。 无限风骚句,时来日夜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秦楼:指长安的楼阁,这里代指贾岛的居所。
  • 吟苦:指苦吟,即作诗时反复推敲,费尽心思。
  • 南望:向南望去,因为贾岛的墓地在南方。
  • 一宦:指贾岛一生只做过一次官。
  • 遐徼(xiá jiǎo):边远之地。
  • 蜀魄:指杜鹃,传说中是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用来象征哀怨。
  • 湘云:湘江上的云雾,这里用来象征冤屈和哀愁。

翻译

在长安的楼阁中,我苦吟至深夜,向南望去,只为你的离去而悲痛。 你一生只做过一次官,却最终流落到边远之地,千山万水隔开了你的旅居之坟。 你的恨声化作了蜀地的杜鹃,冤屈之气融入了湘江的云雾。 你留下了无数风雅的诗句,如今,每当夜深人静时,我仍能听到你的诗篇。

赏析

这首作品是李频对已故诗人贾岛的哀悼之作。诗中,李频通过“秦楼吟苦夜”和“南望只悲君”表达了自己对贾岛的深切怀念和无尽的悲痛。诗中“一宦终遐徼,千山隔旅坟”描绘了贾岛一生的坎坷和孤独,而“恨声流蜀魄,冤气入湘云”则抒发了对贾岛不幸遭遇的同情和对其诗才的赞赏。最后两句“无限风骚句,时来日夜闻”更是对贾岛诗歌成就的高度评价,表达了诗人对贾岛诗作的无限怀念和敬仰。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充分展现了李频对贾岛的深厚情谊和对诗歌的热爱。

李频

李频

李频,字德新,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後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寿昌县令穆君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 20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