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试老人星见

· 李频
良宵出户庭,极目向青冥。 海内逢康日,天边见寿星。 临空遥的的,竟晓独荧荧。 春后先依景,秋来忽近丁。 垂休临有道,作瑞掩前经。 岂比周王梦,徒言得九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青冥(qīng míng):指天空。
  • 康日:指太平盛世。
  • 寿星:指老人星,古人认为它的出现象征长寿。
  • 的的(dí dí):明亮的样子。
  • 荧荧(yíng yíng):微弱的光。
  • 依景:指星象与季节相符。
  • 近丁:接近丁年,即壮年。
  • 垂休:降临吉祥。
  • 有道:指有德行的时代。
  • 作瑞:制造吉祥的征兆。
  • 掩前经:超越以往的记载。
  • 周王梦:指周文王梦见九龄,预示长寿。
  • 九龄:九十岁,古时认为九十岁是长寿的象征。

翻译

在美好的夜晚走出家门,极目远望那深邃的天空。 在这海内太平的日子里,天边出现了象征长寿的老人星。 它高高悬挂,明亮而清晰,整夜独自闪烁着微光。 春天过后,它首先出现在应有的星象位置,秋天来临时,它又接近了壮年的象征。 它降临在这样一个有德行的时代,作为吉祥的征兆,超越了以往的记载。 这怎能比拟周文王的梦境,仅仅预示着九十岁的长寿。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一个宁静的夜晚,仰望星空,见到老人星的情景。诗中,“良宵出户庭,极目向青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探索。老人星的出现,被诗人赋予了吉祥和长寿的象征意义,反映出诗人对太平盛世和美好生活的向往。诗的最后,通过对比周王梦和老人星的出现,表达了诗人对长寿和吉祥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时代美好愿景的赞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吉祥长寿的祝愿。

李频

李频

李频,字德新,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後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寿昌县令穆君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 20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