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陆肱尉江夏

· 李频
如何执简去,便作挂帆期。 泽国三春早,江天落日迟。 县人齐候处,洲鸟欲飞时。 免褐方三十,青云岂白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执简:拿着简牍,指做官。
  • 挂帆期:指乘船远行,比喻辞官归隐。
  • 泽国:水乡,这里指江夏地区。
  • 三春:春季的三个月。
  • 落日迟:夕阳落得慢,形容时间晚。
  • 县人:县里的百姓。
  • 齐候:一起等候。
  • 洲鸟:水洲上的鸟。
  • 免褐:脱去粗布衣,指辞官。
  • 白髭:白胡子,指年老。

翻译

你如何决定辞去官职,便有了乘船远行的计划。江夏的水乡春天来得早,江边的夕阳落得慢。县里的百姓一起等候你的离去,水洲上的鸟儿也准备飞翔。你才三十岁就辞去了官职,青云直上的路途难道会因为年轻而有所阻碍吗?

赏析

这首诗是李频送别陆肱尉的作品,表达了对友人辞官归隐的赞赏和祝福。诗中通过描绘江夏春景和夕阳的迟落,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后两句则直接表达了对陆肱尉年轻有为却选择归隐的理解和尊重,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未来道路的美好祝愿。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李频

李频

李频,字德新,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後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寿昌县令穆君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 20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