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登山阁

· 李频
苍苍山阁晚,杳杳隙尘秋。 偶上多时立,翻成尽日愁。 草平连邑动,河满逐江流。 下视穷边路,行人在陇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苍苍(cāng cāng):形容山色深青。
  • 杳杳(yǎo yǎo):形容深远,不见踪影。
  • 隙尘:指微小的尘埃,这里比喻秋日的萧瑟。
  • 翻成:反而变成。
  • 草平连邑动:草地平坦,仿佛连着城邑都在动。
  • 河满逐江流:河水满溢,随着江流而去。
  • 陇头(lǒng tóu):指边远的地方。

翻译

山阁在苍茫的暮色中显得深青,秋日的尘埃在缝隙中显得深远。 偶然登上山阁站立许久,反而整日感到忧愁。 草地平坦,仿佛连着城邑都在动,河水满溢,随着江流而去。 向下看去,是边远的路途,行人在那遥远的陇头。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秋日傍晚登山的景象,通过“苍苍山阁”和“杳杳隙尘”等意象,传达出深秋的萧瑟和孤寂。诗中“偶上多时立,翻成尽日愁”表达了诗人因景生情,由静谧的自然景象引发内心的忧愁。后两句“草平连邑动,河满逐江流”则以动写静,通过草地和河水的动态,反衬出山阁的静谧和诗人的孤寂。结尾“下视穷边路,行人在陇头”则进一步加深了诗中的边塞和旅途的孤独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李频

李频

李频,字德新,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後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寿昌县令穆君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 20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