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寄河南韦尹丈人

· 杜甫
有客传河尹,逢人问孔融。 青囊仍隐逸,章甫尚西东。 鼎石分门户,词场继国风。 尊荣瞻地绝,疏放忆途穷。 浊酒寻陶令,丹砂访葛洪。 江湖漂短褐,霜雪满飞蓬。 牢落乾坤大,周流道术空。 谬惭知蓟子,真怯笑扬雄。 盘错神明惧,讴歌德义丰。 尸乡馀土室,难说祝鸡翁。
拼音

注释

鼎食:据《杜诗详注》改 难说:一作“谁话”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青囊:古代术士用以占卜的工具,这里指隐士的学问。
  • 章甫:古代的一种帽子,这里指士人的身份。
  • 鼎石:指重要的职位或地位。
  • 词场:指文学创作的领域。
  • 国风:《诗经》中的一部分,代表古代的诗歌。
  • 尊荣:指尊贵的地位和荣耀。
  • 疏放:指放纵不羁的性格。
  • 陶令:指陶渊明,东晋时期的著名隐士和诗人。
  • 葛洪:东晋时期的道士、医学家,擅长炼丹。
  • 短褐:粗布衣服,指贫寒的生活。
  • 飞蓬:随风飘散的蓬草,比喻流浪无定。
  • 牢落:孤独无依。
  • 周流:周游四方。
  • 道术:指道教的修炼方法。
  • 谬惭:错误地感到惭愧。
  • 知蓟子:指了解蓟县(今属河北)的事情,蓟县曾是古代燕国的都城。
  • 扬雄:西汉时期的文学家,以辞赋著称。
  • 盘错:指复杂困难的情况。
  • 神明:指神灵。
  • 尸乡:指死后的归宿。
  • 土室:指简陋的坟墓。
  • 祝鸡翁:古代传说中的人物,能与鸡对话。

翻译

有人传来河尹的消息,遇见人就问起孔融。 隐士依旧保持着他的学问,士人的身份却四处漂泊。 重要的职位分隔了彼此,文学领域继承了古代的风采。 仰望尊贵的地位和荣耀,放纵的性格让人想起穷途末路。 寻找陶渊明那样的浊酒,访问葛洪那样的炼丹术。 穿着粗布衣服在江湖中漂泊,霜雪覆盖着随风飘散的蓬草。 孤独无依地感受着广阔的天地,四处游历却感到道术的空虚。 错误地感到对蓟县的事情惭愧,真的害怕被扬雄嘲笑。 面对复杂困难的情况神明也会畏惧,歌颂的德义却丰富。 在简陋的坟墓中,难以说清与鸡对话的祝鸡翁。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写给河南韦尹的,表达了对韦尹的敬仰以及对自己境遇的感慨。诗中运用了许多典故和比喻,展现了杜甫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人生境遇的深刻理解。通过对隐士、士人、陶渊明、葛洪等人物的提及,杜甫表达了对高尚品德和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自己在动荡时局中的无奈和迷茫。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杜甫诗歌的艺术魅力。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

杜甫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