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寄崔评事表侄苏五表弟韦大少府诸侄

· 杜甫
隐豹深愁雨,潜龙故起云。 泥多仍径曲,心醉阻贤群。 忍待江山丽,还披鲍谢文。 高楼忆疏豁,秋兴坐氛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隐豹:比喻隐居的贤人。
  • 潜龙:比喻有才能而未显露的人。
  • 泥多:比喻困难重重。
  • 径曲:比喻道路曲折。
  • 心醉:比喻对某事物极度喜爱或陶醉。
  • 贤群:贤人群体。
  • 鲍谢文:指鲍照和谢灵运的文学作品,两人均为南朝著名文学家。
  • 疏豁:开阔,豁达。
  • 秋兴:秋天的兴致或情感。
  • 氛氲:盛貌,这里指秋天的气息浓厚。

翻译

隐居的贤人深感忧愁如雨,潜藏的龙因故兴起云雾。 困难重重,道路依旧曲折,我心醉于与贤人共处,却感到阻碍。 我忍耐等待着江山美景的到来,同时阅读鲍照和谢灵运的文学作品。 回忆起在高楼上那种开阔豁达的感觉,秋天的兴致和情感坐拥浓厚的秋意。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杜甫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文学的热爱。诗中“隐豹”、“潜龙”象征着隐居的贤人和未显露的才能,而“泥多”、“径曲”则反映了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杜甫在诗中表达了对与贤人共处的渴望,以及对文学作品的深深陶醉。最后,他回忆起在高楼上的豁达感受,以及秋天带来的浓厚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文学艺术的深刻感悟。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