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怀二首
注释
- 河汉:银河。
- 俦匹:伴侣,同类。
- 营营:忙碌,奔波。
- 私实:私利,个人利益。
- 行旅:旅行的人。
- 荣名:荣誉和名声。
- 虮虱:比喻微小的烦恼或纷扰。
- 三皇: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三位帝王,通常指伏羲、神农、黄帝。
- 结绳:古代的一种记事方法,比喻复杂的制度或关系。
- 胶与漆:比喻紧密不可分。
- 燧人氏:传说中发明钻木取火的人,这里指带来灾难的始作俑者。
- 厉阶:祸根,祸端。
- 董狐笔: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奇笔,能写出未来的事情,这里比喻记录历史的人。
- 八极:极远的地方,比喻极远或极高。
- 萧瑟:形容景色凄凉或心情孤寂。
- 得匪:不是,岂非。
翻译
深夜坐在南边的轩窗下,明月照在我的膝盖上。 突然一阵风惊起了银河,梁上的栋梁似乎已映出日光。 众生各自安睡一夜,飞动的生灵自成伴侣。 我也驱使我的儿子,忙碌奔波为了私利。 天气寒冷,旅行的人稀少,岁月匆匆,日月如梭。 荣誉和名声突然降临在人身上,世间的纷乱如同微小的虱子。 在古代三皇之前,人们的愿望都已满足。 为何有了结绳记事,却陷入如此紧密不可分的关系中。 灾难的始作俑者是燧人氏,祸根则是董狐笔记录的历史。 你看那灯烛点燃,反而吸引了更多的飞蛾。 放开心神到极远的地方,俯仰之间都是凄凉。 最终与往常一样,难道这不是与仙术相合吗?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杜甫深夜独坐时的思绪万千。诗中,杜甫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出自己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他提到了古代的神话人物和历史事件,表达了对现实世界复杂关系的无奈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诗的最后,杜甫提出了一个哲学性的问题,即人生的终极归宿是否与仙术相合,这体现了他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杜甫深沉的内心世界和对世事的深刻洞察。
注释
- 南轩:南边的窗户或书房。
- 河汉:银河,借指广阔的宇宙。
- 梁栋已出日:形容天快亮时太阳即将升起。
- 俦匹:同类,同伴。
- 私实:个人的私利。
- 行旅稀:行人稀少。
- 岁暮日月疾:指年末时节,时间过得飞快。
- 荣名忽中人:荣耀的名声突然降临。
- 虮虱:比喻微小而众多的烦恼。
- 三皇:古代传说中的三位圣王。
- 结绳:古人记事的方法,象征原始社会。
- 胶与漆:比喻困境或无法摆脱的状态。
- 祸首燧人氏:传说中的火种发明者,引申为始作俑者。
- 厉阶董狐笔:董狐是史官,以直笔著称,这里指公正的历史记录。
- 灯烛张:灯火通明。
- 飞蛾:昆虫,常比喻追求光明。
- 八极:古代认为天地四方各有尽头,八极泛指极远的地方。
- 俯仰俱萧瑟:形容心境凄凉。
- 终契如往还:如同循环往复,没有定数。
- 匪合仙术:不是神仙的法术,可能指超脱世俗的方法。
翻译
深夜坐在南窗下,明亮的月光照在我膝盖上。 狂风吹动了银河,天边已露出曙光。 众生各自入睡,只有飞鸟自由飞翔。 我也驱赶着自己的孩子,忙忙碌碌为私欲奔忙。 天气寒冷行人稀少,年末时光飞逝如箭。 荣耀突然降临心头,世道混乱像蝼蚁和虮子。 古时候的三皇时代,他们的愿望都已实现。 为何还要困于结绳记事,陷入这胶漆般的困境? 罪魁祸首是那位燧人氏,公正的历史由董狐记录。 你看那明亮的灯火,却引来更多的飞蛾。 思绪飘向八荒之外,身心都感到凄凉。 命运如同往复轮回,却非仙术所能解脱。
赏析
这首诗通过诗人深夜独坐南轩的景象,描绘了他对人生、世事的深深感慨。他观察到自然的变化,惊叹于人生的短暂与世事的无常。诗人感慨自己和他人忙碌于追逐私利,同时又感叹世道的混乱和时间的飞逝。他引用历史典故,如燧人氏和董狐笔,表达了对公正与历史的反思。最后,诗人意识到自己的命运并非仙术所能改变,而是如同往复的循环,充满了无奈和寂寥。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展现了杜甫深厚的忧患意识和人生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