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赠太常张卿二十韵

· 杜甫
方丈三韩外,昆崙万国西。 建标天地阔,诣绝古今迷。 气得神仙迥,恩承雨露低。 相门清议众,儒术大名齐。 轩冕罗天阙,琳琅识介圭。 伶官诗必诵,夔乐典犹稽。 健笔凌鹦鹉,铦锋瑩鸊鹈。 友于皆挺拔,公望各端倪。 通籍踰青琐,亨衢照紫泥。 灵虬传夕箭,归马散霜蹄。 能事闻重译,嘉谟及远黎。 弼谐方一展,班序更何跻。 适越空颠踬,游梁竟惨悽。 谬知终画虎,微分是醯鸡。 萍泛无休日,桃阴想旧蹊。 吹嘘人所羡,腾跃事仍暌。 碧海真难涉,青云不可梯。 顾深惭锻炼,才小辱提携。 槛束哀猿叫,枝惊夜鹊栖。 几时陪羽猎,应指钓璜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方丈:传说中的仙山,位于东海。
  • 三韩:古代朝鲜半岛的三个国家,这里泛指朝鲜半岛。
  • 昆崙:即昆仑山,古代神话中的神山,位于西方。
  • 建标:建立标志,这里指建立功业。
  • 诣绝:达到极点。
  • 相门:指宰相的家族。
  • 轩冕:古代大夫以上官员的车乘和冕服,这里指高官显贵。
  • 琳琅:美玉,比喻才华出众的人。
  • 介圭:古代玉器,这里比喻才华。
  • 伶官:古代乐官。
  • 夔乐:古代乐舞,由夔所创。
  • 健笔:有力的笔,比喻文才。
  • 铦锋:锋利的刀剑,比喻才华。
  • 友于:兄弟,这里指同辈中的杰出人物。
  • 通籍:指进入官场。
  • 青琐:古代宫门上的一种装饰,这里指宫廷。
  • 亨衢:四通八达的大路,比喻仕途顺畅。
  • 紫泥:古代封泥的一种,用紫色的泥土封口,这里指皇帝的诏书。
  • 灵虬:神话中的龙,这里指时间。
  • 重译:经过多次翻译,这里指远方的消息。
  • 嘉谟:好的计策。
  • 远黎:远方的百姓。
  • 弼谐:辅佐和谐。
  • 班序:官员的等级次序。
  • 适越:到越地去,这里指远行。
  • 颠踬:跌倒,比喻遭遇困难。
  • 醯鸡:小虫,比喻微不足道。
  • 吹嘘:夸赞。
  • 腾跃:跳跃,比喻事业上升。
  • :分离。
  • 锻炼:磨练。
  • 提携:帮助。
  • 槛束:囚禁。
  • 羽猎:古代帝王打猎时用鸟羽装饰的箭。
  • 钓璜溪:传说中姜太公钓鱼的地方,比喻得到贤人的帮助。

翻译

在东海之外的方丈仙山,以及西方的昆仑神山,都是万国的西方。在这里建立功业,其广阔天地令人达到极点,古今都为之迷惑。气息与神仙相远,恩泽如雨露般低垂。宰相家族的清议众多,儒术名声大。高官显贵聚集在宫廷,才华出众的人如美玉般闪耀。乐官必须背诵诗篇,夔乐的典故仍然被考察。有力的笔如同鹦鹉般凌厉,才华如锋利的刀剑般闪耀。同辈中的杰出人物都挺拔,公望各有端倪。进入官场超越了宫廷的青琐,仕途顺畅如四通八达的大路,照耀着皇帝的诏书。时间如神话中的龙传递着夕阳的箭,归马的蹄子在霜中散开。能事被远方的消息传颂,好的计策惠及远方的百姓。辅佐和谐刚刚展开,官员的等级次序更上一层楼。到越地去却遭遇困难,游历梁地最终感到凄惨。错误地认为自己最终会像画虎不成反类犬,微不足道如同小虫。漂泊无休的日子,桃树的阴影让人想起旧时的路径。夸赞是人们所羡慕的,事业的上升却仍然分离。碧海真的难以涉足,青云不可攀登。深深地感到惭愧于磨练,才华虽小却受到提携。囚禁中的哀猿叫声,枝头惊起的夜鹊栖息。何时能陪伴帝王打猎,应该指向得到贤人帮助的钓璜溪。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赠给太常张卿的作品,诗中通过对仙山、神山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典故,如“健笔凌鹦鹉”、“铦锋瑩鸊鹈”等,形象生动地表达了作者对张卿才华的赞美。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作者对自己仕途不顺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杜甫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