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堂饮,既夜复邀李尚书,下马月下赋绝句

· 杜甫
湖水林风相与清,残尊下马复同倾。 久判野鹤如霜鬓,遮莫邻鸡下五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相与:共同,相互。
  • 残尊:即残酒。
  • 久判:意为长期断定。“判”,断定。
  • 遮莫:不论,不管。

翻译

湖水与林风相互交融一片清寂,带着残余的酒下马又一同尽情倾饮。长期断定自己如野鹤般有如同霜雪的鬓发,不管邻家的鸡叫到了五更天。

赏析

这首诗营造出一种清幽且略带萧瑟的氛围。首句写湖水与林风的清寂之景,展现出环境的静谧。“残尊下马复同倾”描述了诗人和李尚书下马再次共饮的情景,可见两人情谊。“久判野鹤如霜鬓”体现出诗人一种自我认知,感觉自己如同野鹤般孤高,又慨叹着自己的衰老。尾句“遮莫邻鸡下五更”则增添了一些时光流转的感觉,无论外界如何变化,诗人沉浸在当下的情境之中。整体富有意境和情感。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