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四首

· 杜甫
江雨旧无时,天晴忽散丝。 暮秋沾物冷,今日过云迟。 上马迥休出,看鸥坐不辞。 高轩当滟滪,润色静书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jiǒng):远。
  • :停止。
  • 高轩:高大的楼台。
  • 滟滪 (yàn yù):滟滪堆,长江三峡中的险滩。
  • 润色:润泽,使事物更加美好。
  • 书帷:书房的窗帘。

翻译

江上的雨原本没有固定的时节,天晴时忽然如丝般飘落。 暮秋的雨沾湿万物,带来寒冷,而今天的云层移动得特别缓慢。 上马远行已停止,我坐着不动,静静地观赏海鸥。 高大的楼台面对着滟滪堆,雨水的润泽使书房的窗帘显得更加静谧。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江雨的突然降临和其带来的氛围变化。杜甫通过细腻的观察,捕捉到了雨天特有的静谧和冷清,以及它对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影响。诗中的“暮秋沾物冷”和“今日过云迟”生动地表达了雨天的寒冷和云层的缓慢移动,而“看鸥坐不辞”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沉醉。最后两句“高轩当滟滪,润色静书帷”则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文环境相结合,表达了雨水带来的宁静和美好。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