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柴郎中

昔岁遭逢在海城,曾容孤迹奉双旌。 酒边不厌笙歌盛,花下只愁风雨生。 棋接山亭松影晚,吟陪月槛露华清。 音尘自此无因问,泪洒川波夕照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海城:指海边之城。
  • 孤迹:孤单的身影或经历。
  • 奉双旌:指受到重用或尊敬。旌,古代用羽毛装饰的旗子,这里指荣誉或地位。
  • 笙歌:古代的一种乐器,这里泛指音乐和歌唱。
  • 花下:花丛之下,常指美好的环境。
  • 棋接山亭:在山亭中下棋。
  • 吟陪月槛:在月光下吟诗。槛,栏杆。
  • 音尘:消息,音讯。
  • 川波:河流的波浪。

翻译

昔日我曾在海城遭遇,那时我虽孤单却受到双旌的荣耀。在酒宴上,我不厌其烦地欣赏着笙歌的盛况,花丛下,我只担心风雨的来临。在山亭中下棋,松影在傍晚时分摇曳,月光下吟诗,露水显得格外清澈。从此以后,你的消息再也无法得知,我只能泪洒河川,夕阳的余晖照亮了我的悲伤。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逝去友人的深切哀悼。诗中通过对比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孤寂,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悲伤。诗人在回忆中描绘了与友人共度的欢乐时光,如笙歌盛况、花下担忧风雨、山亭下棋、月下吟诗等,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现了他们深厚的情谊。末句“音尘自此无因问,泪洒川波夕照明”则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世的悲痛和对未来无望的哀愁,夕阳的余晖映照着泪水的波光,构成了一幅凄美的画面,深深触动人心。

李中

五代时南唐陇西人,字有中。为淦阳宰。工诗文,有《碧云集》。 ► 3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