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会
山行有常程,中夜尚未安。
微月没已久,崖倾路何难。
大江动我前,汹若溟渤宽。
篙师暗理楫,歌笑轻波澜。
霜浓木石滑,风急手足寒。
入舟已千忧,陟巘仍万盘。
迥眺积水外,始知众星乾。
远游令人瘦,衰疾惭加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微月:指月初的月亮,此时月光微弱。
- 没:消失,这里指月亮落下。
- 溟渤:指大海,这里形容江面宽阔如海。
- 篙师:撑船的师傅。
- 理楫:整理船桨,这里指操纵船只。
- 陟巘:攀登山峰。
- 迥眺:远望。
- 积水:指江水。
- 乾:干燥,这里指星星在夜空中显得清晰。
翻译
山中行走有一定的路程,到了半夜还未安歇。 微弱的月光已经消失很久,山崖倾斜,道路多么艰难。 大江突然出现在我面前,汹涌如同宽阔的海洋。 船夫在暗中整理船桨,歌声和笑声轻松地面对波澜。 霜气浓重,木石显得滑溜,风急使手脚感到寒冷。 进入船中已有千般忧虑,攀登山峰还需经历万般曲折。 远望江水之外,才意识到众星在夜空中清晰可见。 长途旅行使人消瘦,疾病使我惭愧不能多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杜甫在山中夜行的艰辛与江上行舟的情景。诗中,“微月没已久”与“霜浓木石滑”等句,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传达了夜行的艰难和环境的恶劣。而“大江动我前,汹若溟渤宽”则生动地表现了江面的宽阔与波涛的汹涌。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舟中生活的描写,表达了自己的忧虑与身体的疲惫,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杜甫在旅途中的真实感受和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