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
注释
序
注释
- 亭亭:高耸的样子。
- 西康州:地名,在今四川西昌地区。
- 西伯:指周文王,传说周文王时凤凰鸣于岐山。 寂寞:这里形容没有像周文王那样的贤主了 。
- 凰声:凤凰的叫声。 悠悠:形容声音悠远。
- 山峻:山势高峻。
- 绝踪:没有行人踪迹。
- 石林:怪石林立的地方。
- 气高浮:云气在高处浮动。
- 万丈梯:极言梯子之高。
- 上头:最高处。
- 雏:幼鸟。 啾啾(jiū jiū) :鸟鸣声。这里指幼鸟因饥饿寒冷发出的叫声。
- 剖心出:掏出自己的心。
- 饮啄:给幼鸟喂食。
- 竹实:竹子的果实,传说凤凰食竹实。
- 炯然:光明的样子,这里表示心地磊落。
- 醴泉(lǐ quán):甘泉,甜美的泉水,传说凤凰饮醴泉。
- 瑞:祥瑞。
- 微命:自己微不足道的生命。
- 綵翮(cǎi hé):彩色的羽毛,这里代指凤凰。 长:生长。
- 举意:用意,这里指凤凰的志向。 八极周:周游八方极远的地方。
- 瑞图:象征祥瑞的图。
- 十二楼: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 至尊:指皇帝。
- 鸿猷(hóng yóu):宏大的规划、谋略。
- 深衷:内心深处的想法。
- 群盗:指当时叛乱的藩镇和盗贼。 淹留:长期停留、盘踞。
翻译
高高耸立着凤凰台,向北正对着西康州。当年的西伯如今已寂然远去,凤凰的鸣声也越发悠然缥缈。山势高峻路途难行已断绝了人迹,怪石林立之处云气在高处悠悠浮动。怎样才能得到万丈高梯,为了登上那凤凰台的上头。只怕那里有失去母鸟的雏凤,每日因饥寒交迫发出啾啾的哀叫。我能掏出自己的心,给它们提供饮食来慰藉它们孤独忧愁的心灵。把我的心当作凤凰食用的竹实,一片真心、光明磊落并无其他外在的奢求。把我的血当作凤凰饮用的醴泉,这岂止能和清澈的泉水相比。最为珍贵的是成为王者的祥瑞之兆,我怎敢推辞哪怕因此而牺牲自己微小的生命。坐看那凤凰五彩的羽毛渐渐生长,心中的志向是周游八方极远之地。从天上衔着象征祥瑞的图,飞落在那神仙居住的十二楼。把那祥瑞之图奉献给皇帝,让凤凰的出现垂留下宏大的谋略规划。再度光大国家中兴的大业,彻底洗去天下百姓的忧愁。我内心深处正是为此而忧思啊,那些叛乱的盗贼为何还长期在这里盘据不退呢?
赏析
这首诗围绕凤凰台展开,寄寓了诗人深沉的感慨与宏大的抱负。开篇描述凤凰台的地理位置,引出对往昔贤君与凤凰祥瑞的联想,周文王时凤凰来仪的盛世已远去,奠定了落寞的基调。中间通过描绘山景的险峻与想象中雏凤的困苦,为下文表达诗人的心愿做铺垫,形象地展现出当时社会环境的艰难与百姓的疾苦。诗人以“剖心”“饮啄”等奇幻的想象,表明自己愿将真心热血奉献,化作凤凰所需,期望凤凰带来祥瑞,助皇帝成就中兴大业、拯救苍生。最后既表达了对国家兴盛、百姓无忧的渴望,又对“群盗”的长期作恶发出质问,将个人的忧虑和家国情怀紧密结合。整首诗以凤凰为线索,因台起兴,由景及情,层层推进,意象丰富奇特,感情真挚深沉,充分体现了杜甫忧国忧民的高尚品格和渴望国家富强安定的美好愿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