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之望后独宿蓝田山庄

鹡鸰有旧曲,调苦不成歌。 自叹兄弟少,常嗟离别多。 尔寻北京路,予卧南山阿。 泉晚更幽咽,云秋尚嵯峨。 药栏听蝉噪,书幌见禽过。 愁至愿甘寝,其如乡梦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鹡鸰(jí líng):一种鸟,常用来比喻兄弟。
  • 旧曲:指古老的曲调。
  • 南山阿(ā):南山的山坳。
  • 幽咽(yè):形容水声低沉、断断续续。
  • 嵯峨(cuó é):形容山势高峻。
  • 药栏:种植草药的园地。
  • 书幌:书房的窗帘。
  • 甘寝:安然入睡。

翻译

鹡鸰鸟有古老的曲调,旋律苦涩难以成歌。 我自叹兄弟稀少,常常悲叹离别之多。 你去往北京的路途,我独自躺在南山的山坳。 泉水傍晚更显得低沉断续,秋云依旧高耸峻峭。 药园中听着蝉鸣嘈杂,书房窗帘间偶见鸟儿飞过。 忧愁至极只愿安然入睡,但那乡愁之梦又如何能解?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兄弟离别的深深哀愁和对家乡的思念。诗中,“鹡鸰有旧曲,调苦不成歌”以鹡鸰鸟的旧曲比喻兄弟间的情感,旋律苦涩,难以成歌,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后文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如“泉晚更幽咽,云秋尚嵯峨”,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孤独和忧愁的氛围。结尾的“愁至愿甘寝,其如乡梦何”则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无法摆脱的乡愁。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宋之问诗歌的独特魅力。

宋之问

宋之问

宋之问,字延清,一名少连,汉族,汾州隰城(今山西汾阳市)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县)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 ► 20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