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屠应制

凤刹侵云半,虹旌倚日边。 散花多宝塔,张乐布金田。 时菊芳仙酝,秋兰动睿篇。 香街稍欲晚,清跸扈归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凤刹(fèng chà):指寺庙的华丽建筑。
  • 虹旌(hóng jīng):彩虹般的旗帜,形容旗帜的美丽。
  • 散花:指佛塔上装饰的花朵。
  • 多宝塔:指装满宝物的塔,这里指佛塔。
  • 张乐:演奏音乐。
  • 布金田:指用金箔装饰的田地,比喻寺庙的富丽堂皇。
  • 时菊:指秋天的菊花。
  • 芳仙酝:指美酒,比喻菊花的香气。
  • 秋兰:秋天的兰花。
  • 动睿篇:指兰花的香气激发了诗人的灵感。
  • 香街:指香气四溢的街道。
  • 清跸(qīng bì):指皇帝出行时清道的仪式。
  • 扈归天:指皇帝的车驾返回天庭,比喻皇帝的尊贵。

翻译

凤凰般的寺庙高耸入云,彩虹般的旗帜依偎在日边。 佛塔上装饰着散落的花朵,金田上布满了演奏的音乐。 秋天的菊花散发着仙酒般的香气,兰花激发了诗人的灵感。 香气四溢的街道渐渐变得宁静,皇帝的车驾清道返回天庭。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屠的盛景,通过华丽的辞藻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寺庙的庄严与美丽。诗中“凤刹”、“虹旌”等词语,形象地描绘了寺庙建筑的壮观和旗帜的绚丽。后句通过“散花多宝塔”、“张乐布金田”等,进一步以佛塔和金田的富丽堂皇,来象征寺庙的庄严和神圣。诗的结尾,以“香街”、“清跸扈归天”等词语,描绘了皇帝的尊贵和寺庙的宁静,表达了对这一盛事的赞美和敬仰。

宋之问

宋之问

宋之问,字延清,一名少连,汉族,汾州隰城(今山西汾阳市)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县)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 ► 20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