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泛镜湖

漾舟喜湖广,湖广趣非一。 愉目野载芜,清心山更出。 孤烟昼藏火,薄暮朝开日。 但爱春光迟,不觉舟行疾。 归雁空间尽,流莺花际失。 远情自此多,景霁风物和。 芦人收晚钓,棹女弄春歌。 野外寒事少,湖间芳意多。 杂花同烂熳,暄柳日逶迤。 为客顿逢此,于思柰若何?
拼音

所属合集

#正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fàn,漂浮。
  • 漾舟:泛舟。
  • :意味,情致。
  • :缓慢。
  • :jì,雨雪停止,天放晴。

翻译

泛舟在镜湖上令人喜悦,镜湖的情致各不相同。让人愉悦的是原野上草木繁茂,心境清朗是因为青山更加突出。孤单的烟雾在白天仿佛藏着火焰,傍晚到早晨太阳升起。只喜爱这春天的光景缓慢,没有察觉船行得很快。归来的大雁在天空中消失不见,流莺在花丛间也看不到了。遥远的情思从此增多,景色放晴后风光景物和煦。芦苇丛中的渔人收起傍晚的钓竿,划船的女子唱起春天的歌。野外寒冷的事物少了,湖间美好的意味多了。各种花儿一同绚烂盛开,温暖阳光下的柳树一天天曲折连绵。身为客人突然遇到这样的景象,对于思绪又能怎么办呢?

赏析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早春镜湖的景色以及诗人泛舟其间的感受。诗中展现了湖广的开阔、原野的繁茂、山川的清丽、春景的迟缓,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通过对孤烟、白日、归雁、流莺等景物的描写,增添了自然的灵动之感。诗中还描写了人们的活动,如渔人收钓、棹女唱歌,使画面更加鲜活。结尾处表达出诗人面对如此美景时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景致的陶醉,又有一些难以言喻的感慨。整体意境清新,语言优美,细腻地传达了诗人对早春镜湖的喜爱和眷恋之情。

宋之问

宋之问

宋之问,字延清,一名少连,汉族,汾州隰城(今山西汾阳市)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县)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 ► 20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