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华阳隐者

· 李频
闲却白云居,行踪出去初。 窗中聊取笔,架上独留书。 日背林光冷,潭澄岳影虚。 长闻得药力,此说复何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闲却:闲着,闲置。
  • 白云居:隐居的地方,比喻高洁。
  • 窗中聊取笔:在窗边随意拿起笔。
  • 架上独留书:书架上只留下书籍。
  • 日背林光冷:太阳落山后,林中的光线变得冷清。
  • 潭澄岳影虚:潭水清澈,山影显得虚幻。
  • 长闻得药力:长期听说药物的功效。

翻译

闲居在白云缭绕的地方,我初出茅庐去寻找隐者的踪迹。 在窗边随意拿起笔,书架上只留下我独自阅读的书籍。 太阳落山后,林中的光线变得冷清,潭水清澈,山影显得虚幻。 我长期听说药物的功效,但这种说法又该如何理解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隐士的闲适生活和他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受。诗中“闲却白云居”一句,即展现了隐士远离尘嚣,安居于自然之中的心境。后文通过对窗边取笔、架上留书的描写,进一步体现了隐士的清静与自得。诗的末尾,通过对药力的疑问,表达了对生命和自然奥秘的探求。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李频

李频

李频,字德新,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後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寿昌县令穆君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 20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