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赴黔州先寄本府中丞

· 李频
八月瞿塘到底翻,孤舟上得已销魂。 幕中职罢犹趋府,阙下官成未谢恩。 丹嶂耸空无过鸟,青林覆水有垂猿。 感知肺腑终难说,从此辞归便扫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瞿塘(qú táng):即瞿塘峡,长江三峡之一,位于今重庆市奉节县东。
  • 销魂:形容极度悲伤或极度快乐。
  • 幕中职罢:指在幕府中的职务被解除。
  • 阙下官成:指在朝廷中任职成功。
  • 丹嶂:红色的山峰。
  • 青林:绿色的树林。
  • 感知肺腑:指内心深处的感受。
  • 扫门:指辞去官职,回家隐居。

翻译

八月,瞿塘峡的江水翻腾不息,我孤舟上岸,心中已是悲喜交加。 在幕府中的职务虽已解除,但我仍需前往府中报告;在朝廷中任职虽已成功,却未曾得到皇上的谢恩。 红色的山峰高耸入云,连鸟儿也无法飞过;绿色的树林覆盖着水面,有垂挂的猿猴在其中。 我内心深处的感受终究难以言说,从此我将辞去官职,回家隐居,扫清门前的尘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李频在即将赴任黔州之前的心情。诗中,“八月瞿塘到底翻”一句,既描绘了瞿塘峡的险峻,又暗喻了诗人内心的翻腾。后文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复杂的情感。诗的最后两句“感知肺腑终难说,从此辞归便扫门”,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高尚情操。

李频

李频

李频,字德新,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後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寿昌县令穆君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 206篇诗文